衡水男生演讲让人又哭又气:读书观不同,过着两种人生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6-14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 “   苏宁金融研究院  ” ,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 

 衡水男生演讲让人又哭又气:读书观不同,过着两种人生

最近衡水中学高三学生演讲:“我就算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火了,网上骂声一片,觉得他煽情、用力过猛、用词对立,扩大化城市孩子对农村孩子的歧视。

他演讲的立意我并不欣赏,但也无可指责。

高考是改变命运的跳板,考上好的大学,增强内卷实力,更有潜力找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

高考是为自己争气,为人生争取可能性。

为自己变得更好而努力读书,奋发向上,我觉得很励志。

但是,千万别拿自己和别人对比,演讲里的学生太喜欢拿自己跟城里学生比,将别人的眼光看得太重要。

人一旦有了比较,心理就容易不平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让你能与世界好好相处,而不是跟世界较劲。

现在读完大学不再是天之骄子,社畜、内卷等着你,996、007欢迎你,穷尽一生也买不了一套房。

这时你会陷入读书无用论吗?会仇视社会,自我怀疑,自暴自弃,或者干脆躺平吗?

那么,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西南联大的纪录片《九零后》里杨振宁、杨苡、巫宁坤、马识途、许渊冲等国宝级大师,分享了他们曾在西南联大时的读书生活。

那时的西南联大的硬件设施跟如今现代化、美轮美奂的大学校园没法比,可是那一代的学生,个个有崇高的理想,即使战火纷飞,生活苦难,可他们头顶有星空,他们读书不是为了成功或者给自己和家人“改命”。

而是为了完善自己,成为对别人,国家甚至世界有益的人。

他们的情怀以及对人生的立意很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

不只是为了有好工作

西南联大的校歌《满江红》里有一句“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简单的两句话,高度浓缩了学校寄予学生的期望。读书不只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国家变得更好。

接受采访时已经96岁的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先生说:“我就是想做一个人杰。”

他于1942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当时正值中国抗战,于是进了一家兵工厂工作。几年兵工厂生活,使他看到了一个严酷的事实:中国的工业太落后。

于是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他于1947年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

他后来成为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为国家的卫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1950年,他拒绝了美国的优厚条件回国,当时回国的留学生,在国内每人只能优待300公斤小米。不少同学都劝他读完博士再回去,有的甚至劝他干脆就留在美国。

先生学习的一身本领,是立志要报效祖国的,他一直将西南联大的校歌谨记并以行动表达。

吴征镒院士,是现在云南境内最有名望的西南联大校友,他的专业植物学闻名天下,他毕业后没有去大城市诸如北京工作,而是一生偏居一隅,在云南研究植物,写出了那本著名的《中国植物志》。

业内评价他:已经摸清了中国植物的家底,是中国植物的活字典。

老人家一辈子的天地是崇山峻岭之间、悬崖峭壁之上,一生都在做野外考察,与蛇、虫、兽为伴,过着简朴的生活。

如果不看他的头衔,你永远不知道这位朴素的老人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那一代的学生,真正的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社会、他人做点事,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是真正的胸怀天下。

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舍用泥土糊墙,一间宿舍要住40个人,房间里爬满臭虫,咬的人整夜无法入睡,教室是铁板房,一下雨就叮叮当当,电影《无问西东》里也有类似的情景。

艰苦的条件没有让他们对知识的向往减少半分,国家的苦难,并没有磨灭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理想的追求。

我曾看过一篇帖子说,现在的年轻人不配有理想,生活已经够累了,还哪有时间看头顶星光。

如果说不配,连饭都吃不饱的他们更有理由无动于衷。

难道穷苦学生就不能以读书为乐,以理想为锚,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配谈理想,才配谈抱负?

我觉得恰恰相反,因为还有理想,在苦闷的现实世界里才有一点光和甜。

西南联大学子身上那种读书不是求物质回报或者找一份好工作的单一价值,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匮乏的。

清华的博士生梁值在《奇葩说》上问高晓松自己毕业后要找怎样的工作,被高晓松怼没有胸怀天下,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很多人骂高晓松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是如果将现在的名校生跟西南联大的学生比,会明白高晓松为何会愤怒。

那一代精神的传承没有了,变得浮躁、势利、没有理想、到头来只关心找什么样的工作。

那一代人是铮铮风骨的知识分子,教会我们,读书不是为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以及国家天下。 

跟优秀的人肩并肩

就是一种人格熏陶

在大学里会遇见优秀的老师、同学,与他们交谈、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人格熏陶。

西南联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就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辩论中优化出来的。

哲学史家任继愈说联大老师对他的教导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要看到世界”,一个是“文理不能分割”。

“对外看到世界,对内打通各学科与各界,这才是真正的宏观意识,所谓知识架构,人生观、世界观,莫不起源于此意识中。高等教育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打开视野,打开胸怀。”

大学是要看世界,打开曾被蒙昧的双眼,构建稳固而坚定的世界观。

西南联大的老师星光灿烂,闻一多、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钱钟书,他们对学生的培养不是硬塞你很多知识,而是言传身教,上课是一种师生之间的精神对话,感觉不到他在灌输什么知识,但是你的人格会被潜移默化地熏陶。

衡水男生演讲让人又哭又气:读书观不同,过着两种人生

电影《无问西东》里,清华学生吴岭澜,因为别人的误导“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理科)”而学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理科,他觉得很迷茫。

衡水男生演讲让人又哭又气:读书观不同,过着两种人生

直到他被泰戈尔的演讲感动: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真实。他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场演讲改变了他的一生。

许渊冲先生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先生说的话,读书要有兴趣,没有兴趣做不了事。

他从事喜欢的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读大学,最重要的不是学习了一技之长,而是你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沉淀,被优秀的人引领向上。

也许大学教会你的知识忘掉了,但大学时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做事方式,一生受用。

93岁院士潘际銮,每天骑着电瓶车奔向办公室,干得不比年轻人少。

96岁院士郑哲敏每天坚持上半天班,帮后辈们攻克技术难题。

99岁诺贝尔得奖者杨振宁,给清华捐出了一间资料室。

100岁翻译泰斗许渊冲,努力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101岁教授吴大昌,还在研究《华为工作法》。

102岁《呼啸山庄》译者杨苡,还践行着“Make the most of everyday “ 的准则,106岁的作家马识途,去年还出了新书,争取多为社会做一点好事。

这些大师们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做到老,用一生去践行老师的教诲,只要还能动还能思考就要做点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事,活出生命的价值。

经受过严格的训练

才会真正成才

西南联大在历史中只存在了8年,这所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创建,在日寇飞机轰炸的间隙上课,但不影响它的光芒,不妨碍学生们的大放异彩。

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至今保存着在西南联大的笔记本。

笔记本是用抗战时厕所用的最粗的纸做成的,但就是用这样的笔记本,他记录着详细、透彻的笔记,很多公式,他晚年时还要翻看。

他们回忆说那时学业繁重,很多人也没空谈恋爱,怕成绩不合格。

西南联大的学生必须要很勤学才能躲过学校的淘汰率。

西南联大有个规定,你的课程不及格,不得补考,必须重修,学分要修满132分,差一分都不行,有人只修了131分,那不好意思,你要重读一年。

学校还很重视体育,必须要上4年体育,如果你体育课有8次缺席,那这个学期就不及格和重修,没修够,到毕业时不能毕业。

衡水男生演讲让人又哭又气:读书观不同,过着两种人生

严格制度,让西南联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联大的校花郝诒纯,当年是球场上的健将。“打球你就要赢人,赢人你就要有拼搏的体育精神。”

联大培养的是通才,德才全面培养,最主要的是体力,第二个就是意志。

郝诒纯后来成为地质学家,她能与男同志们攀山越岭做野外考察,这跟她有锻炼习惯,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关。

西南联大,严进严出,当年全国有8000多人入学,但真正能毕业的只有2000多人,但这些人在各行各业都是大牛。

那个时代的大师们,是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但又极度严格的考核制度下成长起来的。

时代在演变,也许有很多条件不一样了,我们国家强大了,但我们的胸怀变窄了,我们可能更多地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为高考完就是学习的终点了,大学糊糊涂涂地念完,混个文凭就是为了能找个好工作。

看了西南联大这些“九零后”,我深深地惭愧,他们的理想和情怀,让我深深感动。

在年轻人不断喊出“躺平”口号的今天,我们需要西南联大“大先生”们的故事来点燃理想。

我们的学习,除了刷题外,还应该有点高远的志趣和理想。

读书不只是寻求舒坦的人生,读书是为了心里不灭的小火种,你来人间一趟,要做点事,对周围人有用的事。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一行两会掌门人齐发声,这些信号值得注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