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高瓴和淡马锡都撤退了!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4-13

连高瓴和淡马锡都撤退了!

11月20日晚间,凯利泰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经审慎决策,公司同淡马锡富敦投资与高瓴资本协商一致决定终止股份认购计划。

淡马锡和高瓴不在认购凯利泰分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且凯利泰不再引进淡马锡富敦投资和高瓴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

这份定增计划是5月12日公布的,当时公布的定增价格是18.73元,二级市场股票价格是25元左右,原计划淡马锡和高瓴资本分别认购3750万股、2100万股,计划公布后股价最高涨到31元。

近四个月以来,凯利泰的股价已经从31元跌至16.96元,股价已经腰斩,看来二级市场对这次定增的失败提前有预期了。

高瓴资本作为全球知名的价投机构,曾投资过京东爱尔眼科、腾讯、美的格力电器,这些都是全球知名的白马股,如果凯利泰足够优秀,大机构绝对会挤破头参与的,这次定增流产,刺客觉得另有原因。

集采的降价预期

先说说集采,集采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事,集采最终的目的是为人民争夺利益,集采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剔除大量的中间费用,毕竟医药行业大部分费用都是医药代表卖药过程中所要支付的成本。

前段时间国内首轮冠脉支架集采开标,心脏支架从之前的均价13000元直接降到了中位价格700元,其中甚至有厂家报价469元。

肯定有很多人要说,你说的这个支架并非是那个支架,可是在蓝帆医疗的官方上,明码标价可以查到之前卖1万多的支架,现在降到了400多。

这其实只是一个开始,和心内同步进行的还有骨科的钢板、钉子、棒子等耗材,一旦集采,降价的预期是必然的。

凯利泰是2005年成立,公司主要从事骨科植入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椎体成形微创手术主要产品供应商,其实就是卖那些修复骨折手术所用到的各种耗材。

公司2019年财务报表中披露,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毛利率是88.79%,医疗器械贸易的毛利率是11.21%,综合毛利率是65.74%。

这是一个何等暴利的行业?

但是,我们如果看公司的净利润的话,公司有接近一半的钱都花费在营销费用上了,也就是卖这些耗材所要耗费的推广费。

2020年前三季度,凯利泰营收7.92亿元,其中营销推广费用花费了1.69亿元,公司的净利润才1.96亿元,相当于有很大一部分的利润分给了这个利益链条上的某个群体。

微薄的研发费用

继续说回集采降价的问题,为什么集采后的价格会降的这么离谱呢?医保谈判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真正的核心在于,这个行业的门槛不搞,国产的产品已经实现了替代。

所谓的市场定价权是,你有的技术别人没有,你能做的东西别人做不了,这样的技术护城河才能有绝对的定价权。

海外有很多大的药企在创新药以及新型器械上都有绝对的定价权,这是因为公司每年会投入大量的研发,要创新、要进步,是一定要投入研发的。

连高瓴和淡马锡都撤退了!

数据来源:Ifind

销售费用方面,近五年来逐年增长,2019年已经增长至2.57亿元,2019年的净利润也就只有3个亿。

研发费用就没法看了,2015年和2016年0研发投入,2017年至2019年每年也就几千万元,看样子凯利泰只需要维护好和医院的关系就能把业务做好了,产品根本不需要研发。

没有持续的研发投入,哪里来的企业护城河?或许对于凯利泰来说,公司最大的护城河就是多花点钱干好销售。

展望未来

集采对于耗材厂商来说的打击绝对够大,整个医疗领域都要受到打击,医改本身就是要改掉过去以药养医、以耗材养医的行业潜规则。

可以预见的是,心内、神内、骨科、口腔等科室都会受到类似的冲击,而缓解这个冲击的做法就是让药费的归药费,治疗的归治疗。

可以说,现在随便一台手术,大部分标记的成本都是耗材和药物,医生的劳动成本是非常低的。

现在你随便去剪个头发,Tony老师也要收你上百元,你看Tony老师收你耗材费用了吗?那为什么医生就只能收取各种耗材和检测费用,而低估了医生本身提供的高技术价值。

未来医药领域,只有两种企业可以长期产生价值,一种是创新型药企;另一种是创新型医疗器械类企业,没有创新和研发,哪里有未来?

医药可不是酿酒,几千年都可以一种味道。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司公开的财务报表。

本文转载至陆家嘴财报公众号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2000亿的青岛啤酒还有多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