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和软件:40天暴涨近4倍,最强“鸿蒙概念”忽悠股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6-25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粒场财经”,贝壳投研经授权发布。

6月2日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HarmonyOS 2.0操作系统及一系列搭载该系统的智能设备,向外界展现了一个万物互联的鸿蒙生态体验,引发舆论巨大关注。

通常情况下,资本市场都会对热点提前作出反应。

5月初,作为“鸿蒙概念股”的代表,润和软件就已经有资金暗中参与,华为发布会后更是连续“20CM”上涨。5月7日到6月17日,在40天的时间里,润和软件的股价从8.76元上涨至49.56元,涨幅近400%,令市场为之侧目。

当然,如此疯狂的涨幅,自然引来了监管层的关注。在连续收到了几封深交所的关注函之后,公司申请了停牌,等到核查公告后再复牌。今年,就来聊聊这家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股价不断下跌,但仅用了一个月就“凤凰涅槃”的润和软件,到底有何魔力?

公司基本面一般财务数据暗藏风险

润和软件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横跨金融科技、物联网两大领域,以国产化、数字化为核心,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从芯片、硬件、底层软件到应用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与优质科技服务,涵盖需求、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简单的说,润和软件就是一家提供IT解决方案和定制化软件开发服务的软件公司!

不过,尽管公司业务看起来高大上,但是赚钱能力却很一般。

 润和软件:40天暴涨近4倍,最强“鸿蒙概念”忽悠股

来源:Wind

可以看到,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公司营收基本上逐年增加,即便是2020年受新冠影响也同样创出新高。但是,公司净利润增速则逊色了许多,净利率从2011年的19.66%降至2020年的6.73%,俨然撕下了科技公司的关环。

尤其是2019年,公司净亏损17.94亿元,相当于一把亏光了自上市以来的全部利润!

发生巨亏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因并购子公司联创智融及菲耐德业绩下滑,计提商誉减值损失16.3亿元;第二,因子公司联创智融应收账款回收未达预期,计提单项坏账准备1.43亿元。也就是说,商誉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17.73亿元。

这样看的话,即便不将这两笔减值计算在内的话,公司的经营业绩也难逃亏损的尴尬境地。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润和软件的商誉和应收账款有进一步减值的风险吗?

根据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商誉规模为9.86亿元,占总资产的22.8%,占净资产的34.37%。,这就意味着,一旦收购子公司的业绩不及预期,仍有进一步减值的风险。此外,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9.52亿元,相当于营业收入的38.39%,经过一轮信用减值后仍处于较高水平。

此外,其他财务数据也都暗藏着风险。

 润和软件:40天暴涨近4倍,最强“鸿蒙概念”忽悠股

来源:Wind

● 比如,公司2021年Q1毛利率为26.97%,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 比如,公司短期借款和和长期借款分别为4.57亿元和4.93亿元,而公司货币现金为4.28亿元;

● 再比如,公司2020年自由现金流为0.59亿元,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基本上可以没有增长,甚至其中的三年还为负数。

单位:亿元

润和软件:40天暴涨近4倍,最强“鸿蒙概念”忽悠股

备注:自由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资本开支

来源:Wind

而这,也最能够解释为何公司股价长期低迷的原因。

最强“鸿蒙概念股”但实际订单却难以匹配

可能有人要说了,润和软件的经营情况只能代表过去,在“鸿蒙”的赋能下公司未来的经营会否极泰来,经营业绩不断向好?

在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中,官方是这样表述的:

“公司与华为建立了长期深度的合作关系,是开放鸿蒙发起单位之一、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共建者、海思芯片及IoT战略合作伙伴。与华为合作内容主要涉及在芯片与终端设备开发、操作系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业务领域。”

不过,还是得用数据说话。

2020年,润和软件鸿蒙相关业务销售收入为155.22万元,毛利仅30.3万元,而公司全年软件业务收入为24.18亿元,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21年,润和软件目前来自鸿蒙相关业务的在手订单额为2365.75万元,尽管较2020年有较大提高,但是相比于公司整体营收来说,还是显得微不足道。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公司自身也低估了华为鸿蒙相关业务对公司的正面影响?

在当年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有提到这样一段话:

“由于华为技术采购制度执行比较严格,尽管华为投资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但华为技术及其关联方并不会因华为投资的地位而破坏其商务规则,以优惠的条件给予公司更多业务,公司想要承揽相关软件外包业务,必须在招标的竞争中胜出。”

虽然公司没有披露历年来自华为的销售收入,但从公司整体业绩来看,即便过去跟华为合作密切,但公司增收不增利的特征已经说明了一切。过去尚且如此,难道鸿蒙的到来,就能够改变这种局面?更何况,从官方公布的来自鸿蒙的在手订单来看,也很难配得上“最强鸿蒙概念股”的头衔。

前五大股东不约而同大笔减持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谁对公司的经营情况最为熟悉和了解?答案当然是管理层和大股东。

那么,大股东们是什么态度呢?

5月27日晚,润和软件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暨变更实际控制人》的提示性公告,周红卫、姚宁一致同意解除一致行动协议,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周红卫,控制的股份比例由12.35%下降至10.31%。在解除一致行动人协议之后,姚宁立马减持了润和软件796.4万股,占其持有总股份的50%。

当然,由于姚宁已经于2015年和2020年先后卸任了公司高级副总裁和副董事长的职务,且已经提前解除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因此减持本身既合规也合理。

不过,其他股东的减持就显得很蹊跷。

5月13日,公司第二大股东南京国资混改基金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800万股,减持比例1.03%;5月24日,公司第三大股东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100.4万股;5月28日,公司第四大股东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22.38万股。除此之外,公司第十大股东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月28日发布公告称在5月13日至5月27日,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452.4万股,减持后不再持有润和软件股票。

可能有人要说了,尽管公司前五大股东集体减持,但减持比例并不高,因此不值得大惊小怪。这只是只是表面认识,为何?

因为经过减持后,公司第二、第三和第四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1%、4.999971%和4.999996%,这就意味着,由于公司持股比例已经低于5%,后续如果继续减持的话将不再需要告知上市公司。

什么意思呢?

公司前五大股东中,除了实际控制人及润和投资(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之外,公司第二、第三、第四大股东都不约而同的宣布减持,而且减持后的股份比例精准的均低于5%。至于说第六至第十大股东,由于持股比例没有达到5%,压根就不需要通知上市公司更不需要发公告。

就差没说一句,散户朋友们你们坚持住,我们先撤。

两大负面影响中小投资者掂量过风险吗?

为什么公司前十大股东们争先恐后的减持离场,除了前面提到的财务数据之外,公司本身负面不断也是重要原因。

首先是资金违规占用。

在关于其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中,上市公司披露了两个重要信息。2020年6至7月以及2021年年初,润和软件控股股东以及润和投资由于资金流动性问题,通过向公司供应商拆解预付款的方式实施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其中,2020年占用资金6923万元,2021年初占用资金7744.04万元,合计达到了1.47亿元。

尽管润和软件表示,上述占用资金已经全部收回,而且按同期最高银行贷款利率分别收取了222.66万元和110.28万元利息费用,但这件事情仍在不断发酵。往轻的说,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导致相关资金到期无法收回的风险;往严重的说,暴露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控股股东凭借其地位无视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一季报显示,润和软件目前账上的货币资金为4.28亿元,但公司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57亿元和0.6亿元,公司整体流动负债金额高达9.55亿元。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本身也很缺钱,稍不留神就会对上市公司流动性造成冲击。

润和软件:40天暴涨近4倍,最强“鸿蒙概念”忽悠股

除此之外,通过天眼查我们发现,在涉及的供应商中,像文舒智能、骏茂科技、科洛德信息、文达威科技、云方智能、锐淇文化这些都是小微企业,且参保人数都为零。

其次是股权质押,实际控制人很缺钱。

截至2021年一季度,控股股东润和投资、实际控制人周红卫合计持有上市公司8037万股,占总股本的10.3%。其中,润和投资的98.45%股份已经处于质押状态,周红卫处于质押的股份比例也达到了99.27%。

尽管公司声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所持资产价值可以全额覆盖其负债,控股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的主要借款均有资产作为担保,但也不能否认的是,如此高质押比例既意味着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非常的缺钱,又意味着一旦出现任何意外的话,比如银行断贷或者金融机构终止合作,那么潜在的问题将爆发出来。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持股比例仅为10.31%,其余九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5%以下,后续减持不再需要告知上市公司也不需要发公告。

面对这样一家公司,作为中小投资者的你,有掂量过其中的风险吗?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为了留在中国,特斯拉正在“补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