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有没有透支自己的未来?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12-14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深潜atom”,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Winter is coming——这种体感,早就在互联网公司之间传递了。短短几年,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山呼海啸般的创业浪潮的冲刷后,这场游戏里的玩家,都开始清醒的意识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

但过去几年,几乎每一个大公司起来,都会推高一波薪资水平。跟对人,在合适的时机跳槽,曾经一度是迅速升职加薪的捷径。雷军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也一度是职场人的心理写照。那些无法挣脱好学生心态,不能屏蔽攀比的打工人,看比自己“混”的好的前同事,也大都是这样的酸葡萄心理。

媒体人,是最能体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群体。年景好的时候,他们融入创业的叙事,豪言壮语要改变世界。写公开的离职信,曾经几乎快要沦落为俗套的营销方式,虽然也都夹杂着那种怯生生的不安和通过意义来给自己壮行的意味。但很快,这波人,就纷纷去了“大厂”,从媒体人转型公关人,成了一种迅速把资源、经验平移、对接、变现的方式,并以此来拯救自己在所谓创业中的仓皇。

01

迟来的冬天

这种情绪,在2019年的1024节,Keep的刚性裁员中,被彻底引爆。虽然这次裁员涉及300多人,但因为发生在程序员日,以及Keep这样的明星独角兽企业,所以显得很不寻常。之前更是爆出有投资大佬,在微信群里喊话自己投资的企业,要深挖洞广积粮,在乎现金流。

那一波很多企业和大佬,都参与进了裁员和优化的讨论。周鸿祎关于“为了避免发生死海效应,公司部门领导和人力部门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员工”的说法,得到了颇多回应。

但是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些讨论都显得不合时宜了。裁员其实一直都在进行着,但不再是明面上的话题。人们只是一边期待疫情赶紧过去,一边自嘲原来公司离开自己这么久也能运转。

疫情期间,发展最好的行业,是电商、在线教育、社区团购、本地生活服务。毕竟这些都关系到生活要继续下去的核心要素。这种小阳春,也冲淡了Winter is coming 的情绪和气氛。尤其是在线教育的发展,从之前的静水深流,直接窜升到了烈火烹油。

互联网公司有没有透支自己的未来?

在线教育

以硅谷为例,在线教育的项目,大都集中在工具类属性的产品上,这些公司对于自己作为技术公司的边界,守护的非常清晰。他们主要针对学校-老师、家庭家长、学生三者的分工和割裂,来做整个“项目管理”的优化,产品出发点大都是让老师、家长、学生更轻松、方便的使用在线工具。

当然,像天才学校Nueva,混龄教学的Khan Lab School,硅谷明星学校AltSchool等创新学校,一开始就不以学术成绩为核心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因为规模和体量都相对很小,并不占据硅谷在线教育的主流。也基本没有国内在线教育机构几乎下场抢生源的火热状态。

但随着国内在线教育行业的政策环境的改变,大规模的裁员早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讨论2019年底开启的话题,也就没有了太多的精神包袱。更重要的是,因为各种产品的扩展也都到了边界,很多故事讲不下去了。

比如,今年6月底,快手曾经宣布自己整体的月活跃用户已经破10亿了,我们当时就直接了当的指出,这种连同小程序、各种版本的APP数据叠加在一起的算法,是应付KPI,因为这种计算方式,没有考虑重合用户。即便这个数据没有水分,但在如此之多的用户中,真正能产生原创价值、审美价值的内容有多少?又如何形成内容创造和商业变现的正向反馈?

互联网公司有没有透支自己的未来?

快手

及至,宿华卸任CEO,快手曝出裁员,而且是优先裁薪资较高的员工,尤其是海外业务是裁员的重灾区。在我们看来,这种管理层的调整,更像是为了裁员做准备,让新的CEO去直面裁员的现实,人际压力会相对更小。

爱奇艺的裁员(参看《还未如愿成为中国的奈飞,爱奇艺就先把自己搞丢了》),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了。涉及的人数更广。

这些案例叠加在一起,大家开始惊呼,大厂也不好过了,大厂的冬天也来了。这是情绪的传导,但可以肯定的说,流量型和低技术含量的互联网的冬天来了。

02

泡沫的狂欢

作为一名互联网老兵,和深潜atom聊起这个话题——互联网公司有没有透支自己的未来——时,老唐显得格外激动,他说这是个好话题,确实值得反思。过去的十多年里,他见证了好几家公司的发展,也经历了互联网发展的好几个阶段,但从来像最近几年这么沮丧和迷茫。虽然曾经互联网公司也被加班笼罩,但作为七零后的他,对这些毫不在意,他说,相比于其他行业,互联网是一个回报感很强的行业。

但随着创业大潮吹起的泡沫,尤其是工资,已经让他看不懂了。原来的薪酬体系,在大公司迅速扩张的那些年,迅速被打破。而且这给继续留在原来公司的那些人,造成了极大地心理压力。优酷被阿里收购后,Alex说,他见到自己以前的同事,他们再也不提自己是优酷的员工了,都煞有介事的喜欢把自己阿里的工卡挂在胸前,他分明记得好几个前同事以前没有挂工卡的习惯。

共享单车如火如荼的时候,小朱跟朋友聊起,质疑这种商业模式,大家都觉得他傻。跟深潜atom聊起自己当初的反思,他说无论什么商业模式,最基本的要素都是那几个,用户,需求,变现。在风口的时候,任何独立思考,都会显得很可笑。几乎身边的朋友都会说,管这么多干嘛,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还不够有说服力?

互联网公司有没有透支自己的未来?

共享单车

回望过去的几年,当复盘到答题抢红包以及各种直播平台的名字是,阿廖觉得这些如此之近的存在,仿佛就像没存在过一样。这些烧钱的项目,最终剩下了什么痕迹?似乎只剩下了毫无内涵和外延的“互联网思维”。

有一种说法,就是不要去深究创业者浪费了多少,而要看他们创造了什么。既然创业是九死一生,所以就应该舍得投入。但前提是,每一个创业者真有牛黄狗宝和金刚钻。

今天,比照硅谷,国内创业者融资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少了。但硅谷却呈现出了投资更加专业化,涌现出了更多的有成功经验的连续创业者,资本格外青睐这些创业者。整个资本市场的钱,并没有减少,只是投资人的眼光和要求更高了。

随着疫情的消散,一切都将迅速回到正轨。但互联网会不会走进一个我们共同参与的寒冬,会有多久,似乎谁也不好说。但留给我们的反思,远远不止这些。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达达膝盖斩,顺丰同城首日破发,即时配送如何突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