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AI制药备受追捧背后,美股传导而来的资本热潮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12-13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氨基财经”,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虽然在多个场景领域受阻,但AI依然在制药行业彻底火了。

2020年2月,薛定谔(Schrodinger)在美股上市,随后股价持续攀升,截至今年2月涨幅一度接近6倍。

薛定谔的表现,也彻底引爆了后来者。去年7月,在其之后上市的Relay Therapeutics,股价同样持续上涨。

AI制药的热潮,很快从美股蔓延到了国内市场。以晶泰科技为代表的国内AI制药企业,一级市场融资火爆。

去年,晶泰科技完成了单笔超过20亿元的巨额融资。很快,国内AI制药企业也会迎来密集上市潮。

那么问题来了,备受资本追捧的背后,是否意味着AI制药已经跨过了“死亡之井”?能够“全产业链赋能”的AI制药,真得能够缓解药企的“创新”焦虑吗?

/ 01/

药企的焦虑

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一般遵循“摩尔定律”,即随着技术的进步,推动行业产品性能增加,成本下降,发展越来越快。

而创新药行业,却是一个反摩尔定律的存在。当低垂的果实被逐渐攻克,新药研发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叠加治疗选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新药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研发周期拉长,导致研发难度、成本逐渐增高。

双重暴击之下,新药研发成本直线上升。医药产业流行的一句话是,“大约每九年,药物研发的成本会翻倍”。

这个说法,并不夸张。根据德勤研究数据,2020年一款新药上市的平均成本为25.08亿美元;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还仅有11.88亿美元。

十年间,新药成本翻了1倍有余。成本大幅上升,药企面临的状况是收益越来越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药企的投资回报率来窥探一二。

根据德勤咨询报告,2019年全球TOP12生物制药巨头在研发上的投资回报率仅1.8%;2010年则是10.1%。两相对比,回报率差异实在太大。

国内AI制药备受追捧背后,美股传导而来的资本热潮

体现在药企的财报上,则是研发投入越来越多,但净利润增长却越来越困难。

就拿美股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的12家Bigpharma来说。2020年,这12家大药企的净利润较2010年增长了39%,研发费用则增长了42.24%。

如果只看近3年,大药企们看上去或许更加焦虑。2020年,这12家药企研发费用,较2018年增长了9.06%;而净利润则从2018年的1166亿美元,下降至2020年的1126亿美元,减少了40亿美元。

很显然,如何在新药研发各个环节中“降本增效”,成了药企的当务之急。AI制药公司的出现,正是为了缓解药企的这种焦虑。

/ 02/

“全能”的AI制药

AI能为医药研发带来哪些改变?如果让AI制药公司来回答,答案会是:全产业链赋能。

众所周知,医药研发产业链极长,简单划分,可以分成药物发现、药学研究、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最后才是上市环节。每个环节都事关成败,且都不容易。

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必然都是为解决现有世界的痛点而生。AI制药也不例外。新药研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AI制药。

根据目前全球各AI制药公司的业务来看,基本上覆盖了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大致可分为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筛选、晶型预测、患者招募、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和药物重定向7大场景。

国内AI制药备受追捧背后,美股传导而来的资本热潮

当然,不同场景的领域知识差异很大,所需要的技术架构和专业知识也千差万别。所以,大多数初创型AI制药企业,更多是从中选择一两个细分环节或领域切入。

比如,英国AI制药头部玩家Exscientia,便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的靶点选择和药物设计。

选择药物作用的靶点蛋白是药物研发过程的第一步。传统手段下需要大量人工操作,不仅需要个人经验,并且费时费力,根据Exscientia招股书,这一过程平均需要54个月。

而Exscientia则表示,基于自己的AI药物发现平台 CentaurAI,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实现靶标选择、数据筛选、药物设计,最后产品生成等,全程平均时间只需要12个月左右,能够缩短70%左右的时间。

国内AI制药备受追捧背后,美股传导而来的资本热潮

国内AI制药企业也基本从细分市场切入。比如,当红炸子鸡晶泰科技,主要是将AI技术运用于晶型预测,严格意义上算是Exscientia的下游。

晶型与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等物理性质相关,能够直接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最终影响疗效。传统手段主要基于经验,不断尝试各类晶体结构,最终找出一个最优解。

而晶泰科技通过AI结合实验大数据,预测出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最佳晶体结构,再进行实验验证,从前端减少药物开发时间。

国内AI制药备受追捧背后,美股传导而来的资本热潮

也有企业从新药细分领域入手。比如,未知君主要聚焦于肠道微生物AI制药公司,产品包括全菌和配方菌胶囊等。

国内AI制药备受追捧背后,美股传导而来的资本热潮

当然,不管是哪一个领域,只要与AI制药沾边,都倍受资本追捧。AI制药俨然成了下一个大风口,尤其2020年,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 03/

资本催生的热潮

2020年,可以称得上是国内AI制药元年,整个赛道从不温不火走向大爆发。

2020年,国内AI制药行业融资额超过27.23亿元,融资次数达到12起。而在2019年,融资额数据还仅有2.42亿元,再往前的2018年也只有5.41亿元。

国内AI制药备受追捧背后,美股传导而来的资本热潮

为什么国内AI制药突然火了?某种程度上,这是资本催生的热潮。

虽然AI制药很火,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所谓AI究竟能给新药研发,带来多大改变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严格意义上来说,全球尚未有一款真正基于AI技术的创新药诞生。

目前,全球AI制药发展最成熟的药物发现领域,进展最快的产品,也还仅处于临床一期阶段,距离最终上市,还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这种情况下,AI制药玩家的商业化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这也不仅是专注于药物发现阶段的AI制药公司存在的问题,其他AI制药场景的公司,也大抵类似。

实际上,国内AI制药领域的突然爆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股的传导。发展先于国内的美股市场,率先迎来AI制药公司上市潮。

2020年,薛定谔和Relay Therapeutics拉开了AI制药上市序幕。虽然这两家公司距离盈利尚有一定距离,但在上市之初均受到资本追捧。

去年2月28日,薛定谔以17美元的价格在美股上市,股价一路飙升,在今年2月26日达到高点117美元,市值一度超过80亿美金;7月份上市的Relay Therapeutics,紧跟薛定谔的步伐,从20美元发行价一路飙升至64.37美元。

很快,美股AI制药公司的火热传导至国内。尽管大批企业2017年及2018年以后才成立,整体商业化处于更加早期阶段,但这丝毫不影响资本的热情。AI制药公司在一级市场倍受追捧,晶泰科技甚至完成了单笔20.4亿元的超大额融资。

不出意外,这波热潮将很快延续到二级市场。今年10月,晶泰科技便传出秘密赴美上市,不过最终因为数据敏感问题搁浅。美股遇阻,晶泰科技依然选选择IPO,只不过将地点换到了港股

可以确定的是,在晶泰科技等企业的带领下,国内AI制药行业也将迎来上市热潮;不确定的是,这股热潮能持续多久。

就美股市场来看,AI制药公司似乎已经跌落神坛。薛定谔从2月份股价高点的117美元,跌到最新的36.83美元;Relay Therapeutics也从64美元一度跌至25美元,距离跌破发行价仅一步之遥;

哪怕已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的Exscientia,去年10月1日上市首日便是高点,从最高价30.38美元一路下跌,在今年11月份股价一度跌至19.03美元,已经跌破20美元的发行价。

不过一年时间,AI制药公司在美股的造富神话已成往事。对所有AI制药公司来说,解决药企焦虑前,恐怕还要先一步证明自己的真实价值。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招股书 港股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资本丨 2022 ,香奈儿重点关注这一领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