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用小聪明来哄散户?利润包装瞒得了谁?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2-05-29

一些上市公司创造利润没有本事,但操纵利润、包装利润却颇有能耐。琼民源曾经凭空虚构了5.66亿元利润,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以此套牢了10万散户;红光实业更是胆大,本来是亏损1.03亿元、其招股说明书竟大言不渐地声称净利润为5400万元,编造利润1.57亿元,由此骗取了4.1亿元募股金;其他还有东方锅炉、蓝田股份、飞龙实业、四通高科等等一大串公司,都因为虚构利润而受到过证监会的处罚。而除了虚构利润之外,以各种手段包装利润的更是大有"股"在,其欺骗性同样不容忽视。当-些公司的经营者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损害公司的收益时,公司经营的绩效必然会转差。

他们为了掩饰私心只好美化账面,使散户蒙在鼓里不知真相,结果破洞越补越大,最后终于爆炸,而很多散户此时已掉入了陷阱,损失惨重。一般说来、越是绩差的公司越爱利用二级市场做文章,也趣容易使散户上当受骗。若公司经营价值极差,经营者可得的利润有限,或公司有价值可挖的潜力已被挖空,那么经营者的眼光可能就会专注于股市,利用业绩的弹性,制造股价的弹性。等到问题成堆已无法再隐瞒时,就把心一横,大量制造利多消息,以达到拉抬股价抛售持股的目的,而后一走了之,苦了那些跟风的散户,被人推进了陷阱还不知所以然。

另一方面,有些业绩优良的公司怕利润过高惹人眼红,或引起税务部门的注目,于是想尽办法将公司盈余隐藏在账面上,以保存实力,增强公司应付变化的能力。如某公司公布某一季度的业绩时、亏损将近700万元,中小散户看到这串数字后感到震惊。于是纷纷抛出股票,公司当局则打着"票面保卫战"的旗号-律照单全收,可谓"仁至义尽",因而颇获好评。其后,经过公司当局内部的一番"努力",下一季度突然公布转亏为盈,且利润高达2.亿,结果股价直冲而上,连创新高。

该公司的战术,真可谓高超!有些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则凭借其利益输送,在两家属于上游和下游且都是上市公司之间,大玩"跷跷板游戏"(也叫杠杆游戏)。如当他持有属于上游的原料公司的股票较多时,就把原料卖贵一点,这样上游原料公司的获利必然会大大增加,股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当等到上游原料公司的股票上涨的价位差不多到了顶价并且卖得差不多的时候,下游公司的股价则因业绩差而下跌,这样他反过来又大买下游公司的股票,再将原料价格压低,下游公司则因所需原料的价格降低、成本减少,那么也就可以增加获利。随着获利的增加,股价也就会上扬。这种游戏如果一直地玩下去,大赚的是那些操纵者,赔本的自然是蒙在鼓里的中小散户。每年岁末年初、则更是上市公司利润包装最集中的时候。

在年末的利润包装中,债务豁免最为直接∶ST石劝业大股东大笔一挥,将上市公司所欠债务勾销,面临PT危险的石劝业在最后一天进账2000万元,大大舒了一口气;同样慷慨的还有ST黄河科的大股东和关联企业,一举免掉了上市公司5600多万元债务。政策优惠也是年末公司的"及时雨"。国投原宜获得补贴收入1500万元,金泰发展也公告所缴地方税将全部返还,这些都是--笔笔不菲的收入,最惊喜的是张江高科,公司与政府签订了租用协议,可获得巨额粗金收入,年度盈利预测也因此由原来的1600万元猛增至6000万元。劣质资产剥离竟然能剥离出利润来,这种事情说起来荒唐,做起来却很顺手,因为有关联方的慷慨解囊。有人分析24起剥离案,除了4起未产生或未披露损益情况外。

其余20起均产生了可观的收益,其中7起剥离资产产生的收益甚至超过利润总额。很明显这种利润增长带有一定的欺骗性,未来业绩能否保持高速增长则更要画一个大问号,其本身的合理性也值得怀疑。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资产转让都是按照净资产评估价格成交的。转让亏损的经营性资产或与之配套的房地产、设备,以评估值定价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严重亏损或前景看淡的资产、其市场价远比其净资产低、这也是上市公司之所以将其剥离的原因。关联交易不仅使大多数亏损资产的剥离成为可能,而且是劣质资产剥离中一次性收益实现的关键因素。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为什么上市公司"过把瘾就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