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年末做"财报"的习惯?为何散户也要做年报?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06-19

【核心提示】说起年报,有些投资者可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早就养成了年底做财报的习惯,但对于另外一些投资者而言,恐怕都会将年报与公司、企业等会计主体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年报并非属于会计主体的专利,作为普通投资者同样需要像会计主体那样养成习惯,定期给自己做一份年报。

每逢年末,都是投资者进行收益"盘点"的时候。期待、忙碌、紧张了一年的投资者,在过去的一年里收益如何,留下了哪些遗憾,都非常有必要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做一番回顾总结,同时也享受一番"无股日子"所带来的生活乐趣。与此同时,有一件事可别忘了,那就是抽点时间,给自己做一份《证券投资年度财务报表》(简称年报,下同)。

疑团∶为何散户也要做年报

说起年报,有些投资者可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早就养成了年底做财报的习惯,但对于另外一些投资者而言,恐怕都会将年报与公司、企业等会计主体联系在一起。因为按照一般的理解,年报多指对外会计报表,很少有人会将庞杂、烦琐的年报与投资者个人挂起钩来。

实际上,年报并非属于会计主体的专利,作为普通投资者尤其是把证券投资作为一种事业追求的投资者,同样需要像会计主体那样养成做年报的习惯,定期给自己做一份年报。

定期做年报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有利于做个"明白人"。通过做年报,弄清楚自己一年来在证券市场投入了多少,盈利还是亏损,盈多少、亏多少才会"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其次,有利于做个"聪明人"。股市是个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投资场所,无论盈还是亏都十分正常,但不能不知道为什么盈为什么亏。通过做年报,研究分析一年来的投资得失,不仅能知道盈亏数额,而且能发现盈亏原因及今后的注意事项。最后,有利于做个"老练人"。通过做年报,养成勤学苦练的习惯,培养分析判断能力,使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经得起各种考验的股市投资"老练人"。

玄机∶散户做年报有何讲究

总体而言,投资者个人年报无须像会计主体那样,花费大量时间,做得面面俱到。以笔者之见,做个人年报只需做好 4 张简单的报表即可∶

(1)《年初账户资产总值表》(见表 8-3)。做年报前,首先须弄清楚年初账户资产总值。细心的投资者一般都会在岁末年初记录下自己账户里的持股品种、数量和资金余额。有了这些原始数据,做年初账户资产总值表就非常简单。如果当初没有记录这些数据,就需通过其他方式——或仔细回忆,或通过行情交易软件,登录个人账户,反算出年初账户里的持股情况和资金余额。在此基础上,再

如何养成年末做"财报"的习惯?为何散户也要做年报?

将持股情况和资金余额填入表内。

填表说明∶假设某投资者用两个账户进行操作,分别为账户 A 和账户 B (具体可从各人实际出发)。账户 A持有3 只股票,分别为 A1、A2、A3,对应的收盘市值也为A1、A2、A3,那么账户A的市值总数A4 就等于 A1、A2、A3 之和,再加上资金余额 A5就是A 账户的资产合计A。同样,账户B的市值总数 B4 等于 B1、B2 和 B3 之和,再加上资金余额 B5就是B账户的资产合计B。最后,将A、B 相加,即可得出 2011年年初账户资产总值C。也可先算出总市值 C4 (A4加 B4)、总资金 C5(A5 加 B5),再得出 2011 年年初账户资产总值 C(C4 加C5)。

(2)《当年及之前投入资金一览表》(见表 8-4)。年内交易中曾一次或多次往账户内追加资金的投资者需要根据资金追加情况及时填写此表。从账户内抽离过资金的投资者同样需要填写此表,但此时"年内投入"项内的数据为负。年内投入资金不变的投资者无须填写此表。

如何养成年末做"财报"的习惯?为何散户也要做年报?

填表说明∶ 以某投资者 2006 年入市,年初总值为 0为例(投资者若于2006年之前入市,只需在区分栏内增加相应年份即可)。填表时,只需要依照年内投入、投入合计、年末总值、当年盈亏、历年投入、总盈亏额顺序分别填写即可。其中,本年度的年初总值等于上年度的年末总值;投入合计等于年初总值加上年内投入;当年盈亏等于年末总值减去投入合计;本年度的历年投入等于上年度的历年投入加 上本年度的年内投入;本年度的总盈亏额等于上年度的总盈亏额加上本年度的当年盈亏。

(3)《年末账户资产总值表》(见表8-5)。在填写上述两表基础上填写本表,目的在于通过计算年末账户资产总值,再与年初账户资产总值进行比较,为下一步统计《年度证券投资财务报表》奠定基础。

如何养成年末做"财报"的习惯?为何散户也要做年报?

填表说明∶ 填表方法同第一张表——《年初账户资产总值表》,最终目的是计算出年末账户资产总值F。此表既是年末账户资产总值,同时也是下一年年初账户资产总值,可供下一年度制作年报时使用。

(4)《年度证券投资财务报表》(见表 8-6)。本表是投资者给自己做的最终年报,样表既可作为制作个人年报使用,也可用于制作月报、周报,只需调整部分表头——将"年初"改为"月初"或"周初","年末"改为"月末"或"周末"即可。此外,若将历年《证券投资财务报表》汇总并保存起来,便可作为投资者个人证券投资的历史档案。

填表说明; ①计算并填写年内指数涨跌幅,既可用一种指数 (如上证指数),也可用两种或多种指数,一般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这两种指数的平均数。②在填写上述三表的基础上,分别填写两个账户年初和年末的收盘市值、资金余额和资产合计,并计算出各自的涨跌幅。③计算出年初和年末的资产总计以及总盈亏、总涨跌幅。其中,年末资产总计的"实余额"须用"年末数"减去"年投入"后获得,再用此"实余额"与年初资产总计比,计算出年度盈亏额及总涨跌幅。至此,一份完整的《年度证券投资财务报表》即告完成。

如何养成年末做"财报"的习惯?为何散户也要做年报?

对策∶怎样发挥年报的效用

做年报不要"为做而做",而应与年度总结结合起来,分析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年报的作用,达到做年报的目的。在利用年报进行分析、总结时,一般采取两种方式∶

(1)将年报结果——"年度盈亏额及涨跌幅"与指数进行比较,看看是跑赢指数还是相反。一般情况下,年报结果显示的年度涨跌幅若能跑赢指数说明操作是成功的,可多从经验角度加以总结;否则便不能说是成功的,宜多总结教训。当然,指数不是万能的,将年度盈亏额及涨跌幅与指数比只能相对说明问题,在指数越来越难以反映投资者操作水平和收益状况的情况下,有时虽跑赢指数但不一定说明操作是成功的,有时虽跑输指数但同样不能说投资者的操作是不成功的,如果简单地以是否跑赢指数来衡量全年的操作水平显然不够科学,更与实际不符。

(2)将全年操作结果与持股不动进行比较,看看"动"与"不动"哪种方式操作效果好。一年下来,持股不动、始终没有操作的投资者不会很多,多数投资者或多或少进行过进出交易。此时,可做一番这样的比较∶ 辛苦忙碌了一年后年报反映的盈亏额及涨跌幅与持股不动比,假如"动"比"不动"要好,说明适合短线操作;反之,说明不适合短线操作,今后须引以为戒。

总之,趁岁末年初来临之机,投资者不仅有必要给自已做一份年度财报,而且也应该借做年报之机,总结一年来操作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以便在下一年度操作中防止重复犯错,取得更好的收益,这既是年报的特性所在,同时也是做年报的一大目的。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上证指数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现行规则的两点妙用有哪些?新版《交易规则》有何妙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