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否会跟赛马一样,爆出大冷门?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2-11-12

在日本,曾经有过50 日元的股票涨到 500 日元的实例。在台湾,大明化纤也曾自1.58元(台币),涨至15.4元。这些都是较特殊的例子。一般而言,涨两三倍,或是一倍的,不胜枚举。

这些"黑马股"大部分都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公司前景宛如风前之烛,不知何时会熄灭。"风烛股"因为风险十足,以致一般人敬而远之,在乏人问津下,股价往往都卧于票面边缘。尽管如此,世上却偏偏也有走钢丝的人,他们就特别喜欢买进这些风烛股冒冒险。80年代倒闭的上市公司较少,但并非没有。例如台湾的味新公司、丸忆公司或日本的永大产业、兴人化织等皆是。

不过,除非像丸忆等原来就是要蓄意欺诈,否则一般不良公司的股价,通常都是随着业绩的转坏而逐步下跌,及至二三元。所以,在大家都知道这家公司危险时,往往它已经没什么风险了!风烛股虽然价位低且甚具投机性,万一买对了可能获利数倍,买错了,大不了赔掉这二三元。但这些弥留状态的公司,经常却是回天乏术者多。故投资者应当有所认识,输了也不要怪人。

然而有些人虽然也抱着"输了也认"的心理买进风烛股,而且事后股票果然也大涨,但其所获却并不多,为什么呢?许多投机客在买风烛股时,原都有准备将这些"破铜烂铁"腌个两三年的心理,但在买进后,却又每天关心它股价的变化。因风烛股的变化却非三两天之事,时日一久,心里又未免后悔。及至过些日子后,这些垂死公司的股价开始上涨,遂一溜烟地抛了出去。

殊不料,风烛股的特性是"不涨则已,一涨则势如破竹",挡也挡不住。结果,这些投机客算算老本,赚的钱却不如当初想象中的那样多。实际上,真正能够从风烛股低档赚到高档的,大概只有负责公司重整者。像日本有位坪内寿夫,在这方面就经营得相当成功。

坪内寿夫的做法是凑集大批的资金,选进一些濒临破产边缘公司的股票,并将公司接收,然后聘来几位企管专家,全力整顿公司。在整顿期间,坪内当然必须垫进不少的资金,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等到两三年后,公司的营运状况已有了显著的改善时,股票自是大涨一番,结果获利最多的,自非坪内莫属。

具有把股票买来"腌"起来这个观念的人已愈来愈多,但能再进一步拟定投资目标者,却尚不多见。"腌"到什么时候,或是要"腌"到什么程度,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这只股票我准备摆上多久?或者准备赚它几成?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否则,盲目地"腌"股票。难免将钞票也"腌"掉!基本上,股票仍应以投资为原则,过分强调投机,实属不智。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上市公司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报刊杂志推荐的股票其真实性与价值性如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