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什么是人气的误区?成交量的误区有哪些?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2-14

人气的误区

我国早期"炒股大王"杨百万(杨怀定),说他炒股"从来不依靠技术分析",他的成功秘诀便是"数人头"。1990年5月,上海只有8只股票在8个柜台上市,他在每个证交柜台派出一名"便衣",查点买进卖出的人数。

当所有便衣告诉他所有柜台买进时,他马上买进。等到柜台买进人数买得差不多时,他便抢先抛出。结果一次次获胜,终于使这个辞掉公职的普通一员,变成了百万富翁。给杨先生提供成功机会的时代,一切交易比较简单,股票少,只许柜台交易,实行 T+0,给一切精明的投机者提供施展身手的用武之地。

现在,深沪两市上市的股票已有700多只,证券公司136个,证交营业部2300多个,电脑接收和电话交易遍布全国。"杨百万"若再涉足股市,原有的"便衣"大大不够用了。但他"数人头"了解人气的秘诀,对判市仍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不是吗?

1995年底到1996年元月,当证券部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时,不正是一个大底的前兆吗?而当 1996年11、12月中旬,证券部人头涌涌、挤也挤不进去的时候,新开户的长龙愈排愈长的时候,入户的保证金从不限制到最少要三五万元,电话交易从不要钱或一二万元猛然提高到10万元的时候,不正是一个大顶到来吗?

那时(1996年12 月初)笔者特意到附近证券部去看了一下。时值冬季,挤进去必弄得满头大汗。见到拿菜篮的保姆和一对对"打工仔"也来炒股。笔者曾在楼上和楼下,分别听到旁边两对"打工仔"说∶"现在炒股好过打工。"

这是一个令人多么害怕的暴跌前兆呀!人气反映了对股情的人心向背。可人们关注的常常是人气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人气背后的本质。当行情向上、人头涌涌时,大家争相买入;当行情低迷、门庭冷清时,又跟着抛售。忘记了人气鼎盛,正是大市见顶的征兆;冷冷清清,正是大底来临的时候。大家争着在高位去买股票的时候,谁抛给你?肯定是机构大户和少数先知先觉的散户。

庄家出了货,股票那有不跌的?相反,大市低迷时,大家按耐不住抛出手中筹码,谁来接?也只有上述那些人。机构买了股票,肯定会寻机拉升,股票那有不涨之理?当然,人数的多少是相对而言。你所在的证交部,周围居民少,股民便相对少一些。或者虽然处于居民密集区,但同时有几个证券部,便分散了股民,或者采用电话交易的人较多,证券部电话线路也较多,到现场交易的人便相对少些。

你采用"数人头"判人气的方法,便需灵活掌握、比较而言。并且极其鼎盛或极其冷清的局面,在一年之中也不多见。人气只是判市的一个方面。要正确判市,还需结合其他方面加以综合研究。

成交量的误区

成交量系指"买卖成交量"。有人买,有人卖,便成交。其成交量只有一个,印花税、手续费则两头收。如果有人买,没人卖(惜售或嫌价低),便不成交。相反,有人卖,无人买(缺钱或嫌价高),便不成交。成交量体现了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

市场成交量大,表明买卖双方交投活跃,股市火红。成交量小,则示交投清淡,股市低迷。对于个股行情更具体。某个股票成交量放大,说明买卖的人多,已有机构入庄,有望成为热点;相反,某只股票成交量一直无法放大,说明无人青睐,缺乏增量资金,处于横盘低迷状态。

成交量是股市的动能。成交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会不断推动股市上行。成交量小,犹如爬坡的汽车关小油门,会向下滑。因此,当大市成交量放大的时候,预示新一波的上升行情已经展开,是入市的好时机。

当大市上冲到某个高度,或股价升到某个高位,成交量无法再放大时,显示上升动量不足,为见顶回调的先兆。正常情况下,上市的股票多,成交量相对大些。大盘股成交量较大,小盘股成交量较小。有时成交量少了,查一下有多少股票停牌?是什么股票停牌?有时成交量大了,看有多少新股上市?等等。因为成交量的多少,都是相对而言、比较而言。

成交量与价格密不可分。没有量,便无价;没有价,亦无量。在一个上升行情里,其次序是∶价未升,量先行;发展的终极,为天量天价。在一个下跌的行情里,发展的次序为∶先是价跌量增,继而无量下跌,最后是地量地价。

在一个盘整行情里,价稳量平,若向上突破盘局,则由价平量增发展为价升量增的上升行情。相反,若向下跌破,则变为价跌量减的下跌行情。在一个上升或下跌行情里,价升量增或价跌量减均属正常情况,预示行情继续向好或向淡。价跌量增为抛售,尤其位居高档区,小心庄家出逃。价升量减为惜售,看好后市;也可能观望、不愿跟进,多见于市情迷惘时。价格走平(或微升)而量增时,中高档区为主力出货,下跌甚多或初涨期,为主力介入。

价稳量平,无甚起伏,多空势均力敌,为盘整行情。实行涨跌停板交易制度后,涨停量不增,为惜售,看好后市;跌停量缩,被庄家大笔封住,显示仍有下跌空间,非止跌回稳之象。在成交量方面,最常见的误解有∶"股市什么都可做假,惟独成交量不能。"对成交量本身而言,不会有假。但庄家通过"对冲"(对倒)的办法,可造成不反映人气的假成交量,只是庄家(几个户头)的自身行为。即"性"假、"量"不假;目的是招人跟进。

此时我们从盘门看到大笔(有时整数)成交量,配合大幅价升。此时,若处于初升阶段,应勇敢跟进;若处于末升阶段,则不要参与;若处于中档区反弹行情,小心为上。"股价可以无量下跌,也可无量上升。"股价无量下跌的确存在,但不会出现在初跌期,因为初跌无量,不足以造成恐慌跌势;也少出现于末跌期,因为空方力量即将竭尽,跌幅不大,该出的早出了;多见于主跌期,此时庄家主要货已抛出,剩下的多为高位套牢的散户。"无量上升"之说,多见于1997年8、9月间,股市低迷,成交量极度萎缩,中小散户多被套牢,场外观望资金不肯入市,曾出现几次短暂的无量反弹行情。

但任何无量上升,其行情绝不会长久;应及时获利了结。"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天量天价,在一个较大的上升行情里,八九不离十。但地量地价则不一定。在一个大跌行情里,只有末跌期才会出现地量地价,主跌期甚至可以无量下跌。但在一个阶梯式下跌的振荡行情里,则常先见地价,然后才见地量;地量滞后地价好几天。以深圳股市为例,1996年12月 25日出现暴跌后的最低位2792点(当日成交量56.5亿元),直至1997年1月9日才出现地量30.6亿元;两者相差足足有10个交易日。1997年5月中旬之后,接连下挫几个月、四个台阶,9月23日出现近低位3661点(当日成交量32.9亿元),直至 10月7日才出现地量13.1亿元;两者相差7个交易日。

总之,股市多变,价量的时空关系也在变化。注意研究判断,才能跳出误区。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股市中什么是综指与成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