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底之后的上涨和触顶之前的上涨到底有没有区别?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09-16

在期货暴跌之前,也就是触顶之时和触顶之前,价格变动是暴跌的正相反——上涨。逆势的高手会瞅准触顶前的上涨而选择卖出。期货的上涨是发生在触顶之前,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具体来讲是怎样的价格变动呢?

其实这和触顶之后的各限月差额缩小完全相同。1971年10 月的顶,顺差额转换成了逆差额。当然,这也是期货上涨最激烈的时候。而前面所说的 1973 年7 月的顶却悄无声息,不引人注目。6月24 日14000日元 当期交割16550日元 远期期货2550日元 差额6 月 26日14100日元当期交割远期期货 16780日元差额 2680 日元可以看出两天后比两天前有所上涨。在触顶之前,期货出现了显著的上涨。

7月9日16000 日元当期交割远期期货 19010日元差额 3010日元期货的上涨是因为人气的上涨,看涨人气用尽之时也就是触顶之际。还有卖涨,这两点都可以体现出酒田 K 线法的"逆势建玉法"。期货的上涨是因为看涨人气的上涨,那么这种现象和从触底之后开始的上涨有什么区别呢?期货通常被人们用来测量人气的高低,一般会大量卖出,然后上涨买入,出现限月差额。这种变化体现在 K 线上会表现出期货的暴涨、停止、上涨、暴跌等各种现象。这个问题对于外行来说可能不会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多少有些"酒田"素养的人来说区别就是期货的上涨常常会出现在触底之后、中段打破稳定之后和触顶之前。这三点也可以说是"先卖"的条件。接下来我们来看触顶的另一个例子,1973 年7 月13 日的顶。

下面我将引用我的另一本书《投资赚钱》第 152 页中关于期货暴跌的一段∶"在1973 年7月13 日触顶之时,股价为 19730日元。但是在第二天股价突然暴跌,下跌了270 日元。近期交割的期货虽然上涨了 10日元,而远期期货却开始下跌。"而当天的收盘价与前日相比,近期交割(7 月到期期货)下降了250日元,远期交割(12 月到期期货)下降了630元。可以看出期货的下跌是肯定的,这符合我们所说的"顶部的暴跌从期货开始"的原则。

接下来我们再进行以下比较;7月13 日七月到期 16540日元16780日元 八月到期17170 日元 九月到期17800日元 十月到期十一月到期 19220日元19730日元 十二月到期3190日元 当前差额7 月21日16050日元 七月到期16180日元 八月到期16540日元 九月到期16750 日元 十月到期18100日元 十一月到期18600 日元 十二月到期2550日元 当前差额7月 26日16600日元 七月到期16650日元 八月到期16910日元 九月到期17200日元 十月到期18480日元 十一月到期1十二月到期 18710日元2110日元 当前差额也就是说7 月13 日到 7 月 26 日的价格变动,近期交割上涨了60日元,而远期交割下跌了 1020 日元,由此也可以看出期货(远期交割)的暴跌。以上这些波动用数字表示没有直观的感受,如果绘制成 K 线的话就能一目了然。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以下3 点引出买卖法∶①顺差额先买。②期货是为了卖出。③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买入期货。对于这几点,可能有些读者会有以下的想法;在不同限月期货市场上,不同限月的价格差的确很惊人。这一点从典型的价格变动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但是,这种典型的价格变动,是通过期货的暴跌来确定触顶的,也就是说是触顶之后的暴跌证实了已触顶。从 K 线上来讲,是在触顶后出现期货的暴跌,所以只能说是"后见性"而非"预见性"。触顶的确定是通过触顶后才证实,这对于实践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如果是这样,在触顶之前,比如说不同限月出现差额,或者远期期货较之近期期货有大幅上涨等,应该有典型的价格波动,之后作为这种价格波动的相反力量期货出现暴跌。所以,后见性对于我们没有意义,我们更需要对于预见性的说明。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暴跌前有什么征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