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企业要不要介人证券市场是什么意思?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2-01-15

三类企业要不要介人证券市场

1997年5月 22日,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严禁国企和上市公司炒股。至此之后,国企和上市公司陆续退出了二级市场。1999年9月8日,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三类企业投资证券二级市场,使二级市场的大门又重新为三类企业打开。

但通知发了三个多月,却没有看到三类企业积极的反映,因此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下探讨。由于三类企业均有自己的产品和各自的经营项目,他们较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熟悉的经营项目上,这就使他们对证券市场的关注相对较少,尤其是二级市场,特别是证券二级市场被认为是高风险的场所,也是大部分三类企业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加上三类企业的管理体制。

也使他们不会轻易的涉足二级市场。但是在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和公司都会程度不同的涉足证券市场。从二级市场上获得利益,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正常,也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同时二级市场的高收益也使很多公司加速了他们的发展过程。

我国三类企业不愿意轻易涉足二级市场,主要是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属新兴市场,投机性过强,风险过大,一旦介入盈利了还好说,亏损了责任谁负?

但目前我国已经进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就会有变化,市场就存在着竞争,产品的价格就会浮动,投入的项目能不能适应市场,生产的产品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这些问题又有哪个不存在风险呢?

一个错误的决策的风险可能使整个企业遭受巨大亏损,而这种风险并不比证券市场上小。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各行经业都存在着风险,关键是如何避免风险和控制风险。在证券市场中,风险同样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关键是要有一套控制风险的方法。如果因为怕风险而不敢大胆出击,抓住机遇,而只想等无风险的事,在市场经济之中,可能已经找不到这种好事了。

证券市场在我国是新兴的市场,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而且是一个会大发展的市场,所以早参与这个市场,就会早得到在这个市场中运作的经验,从而早获得利益。根据国外的经验,大部分企业迟早要进入这个市场,与其这样,早加人就比晚加入好,主动介入就比被动介人好。

这就跟我国加入 WTO一样,机遇和挑战并存。能否成功的在证券二级市场上获利,关键要看介入时机,也就是寻找一一个好的买人时间和较低的指数点位。

根据规定,三类企业投资证券二级市场买卖的时间间隔至少要六个月,这就是三类企业进人市场买入时机比买人点位更重要。如1999年5月17日上证指数低点1047点上漆到6月30 日1756点。点位上涨了700多点,但上涨时间仅用了7 周,因此三类企业即使买到最低点位,但六个月后最佳的出货点早已过去。

因此三类企业在买入时间的选择时,应该在市场已经过长期下跌,点位已相应接近底部的区域,而且在六个月后股指会在一个相应较高的位督。这样便能形成了一次成功的操作。如果在市场已接近较高潮的时候介入,可能会进得去、出不来,成为一次失败的操作。

三类企业如要进人证券市场,应该选择一家有丰富市场经验的,参与证券市场较长时间的投资顾问公司做投资顾问。在证券市场上,参与时间的长短,和市场的经验对是否可盈利,成功回避风险,至关重要。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红“补税潮”汹涌:17亿不算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