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配置中概股风波持续,市场担忧逐渐分化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8-27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 “美股研究社”,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

视野配置中概股风波持续,市场担忧逐渐分化

华尔街谈中概股“这一切只是暂时的” 

近日,因木头姐减持中国资产的消息而引发了海内外投资市场的热议,同时部分华尔街知名机构大幅度缩减中概股仓位的消息频出。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披露的13F文件显示,二季度华尔街资管巨头对中概股的态度分为两派,一派适时大幅度缩减了中概股的持仓。另一派则继续持有乃至大举增持了中概股资产,他们认为中国资产不可投资显然是错误的。

例如,高盛在二季度大举买入了587万股阿里巴巴股票,成为高盛的第五大持仓股;摩根大通也买入了阿里巴巴的看涨期权,同时对BOSS直聘持股敞口达到了约1.22亿美元等。

尽管这些增持中概股的机构,在过去两月可能面临了一定的动荡,然而以桥水基金创始人为达利欧(RayDalio)为代表的不少华尔街资深人士依然相信,这一切只是暂时的。至少就目前而言,并非所有对冲基金都愿意像木头姐那样削减中国资产的敞口。

点评:

今年以来,中概股投资界的投资逻辑跟随政策走,宏观政策因素成为二级市场的主要推手。

7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7月24日, “双减”政策落地,教培行业深受影响,教育类中概股遭受重挫。其中就包括高途、好未来新东方掌门教育等多家教育行业巨头。

正在发生变化的互联网企业价值体系推动中概股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互联网公司或被期望投入更多的“硬科技”。虽然今年上半年中概股赴美上市热情高涨,但下半年以来情况有变。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今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达38家。但随后中概股赴美IPO陷入停滞状态,甚至不断有公司宣布从美股撤销上市申请,涉及到货拉拉、Keep、喜马拉雅小红书哈啰出行等10多家中国企业。

不过,中国监管部门对中概股并没有“打压”之意,年初以来中国证监会曾多次对中资企业赴美上市作出积极表态。

3月2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求与美方相关监管机构加强合作,多次提出解决方案,但始终未得到全面的、积极的回应。”;8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对企业选择上市地持开放态度,支持企业依法合规选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企业不管在哪里上市,都应当符合上市地、运营地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另一边,自2020年以来美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中概股持续承压。从今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到随后透露出的“要求SEC人员暂停处理中国公司通过VIE架构在美国上市”来看,中概股在未来一段时间仍面临不确定性。

判断国内政策对相关中概股企业的具体影响,尚待政策的研究和公布;另一方面,美国方面的监管政策以及中美关系走向,或需等到“拜登基建”落地后才能进一步明晰。

而受到近期的监管等影响,部分大型资管机构发布的第二季度的持仓报告也透露出他们对中概股的担忧。但也有投资者对中概股仍持积极态度,认为中国不可投资是错误的。

美国SEC主席“出镜”视频惹争议 

8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Gary Gensler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其已要求SEC人员暂停处理内地企业通过“空壳公司”在美国IPO的注册。

Gary Gensler在视频中指出,部分中国营运公司透过“空壳公司”向SEC注册上市,当美国投资者误以为自己正投资一间中国企业时,他们投资的企业可能是一间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实体。他要求内地企业应完全披露在开曼群岛的实体与内地境内公司之间的资金流动。

7月30日,SEC官网发布了Gary Gensler的《关于与中国近期发展相关的投资者保护声明》。而此次GaryGensler视频发言,意在进一步强调在上述声明的内容。Gary Gensler重申,“如果中国运营公司的审计师在未来三年内不公开他们的账簿和记录,无论是在开曼群岛或中国注册的公司将无法在美国上市。”

部分主流媒体对SEC主席视频报道如下:

视野配置中概股风波持续,市场担忧逐渐分化

点评:

从境内主流媒体的报道方向来看,主要是从该事件对中概股的影响和中美监管升级背后的深层次背景来分析,以及探讨VIE模式架构是否对于大多数中概股而言,是不可回避的上市结构。

其中,证券日报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计划赴美上市的公司,部分还在等待,而一些已经撤回赴美上市计划,准备赴港上市。”

而21世纪经济报道在17日《美SEC再生事端暂停VIE架构上市:中概股赴美真的遭到全面封禁?》的报道中提到“中概股赴美上市再添不确定性,同时表示短期内上市暂停但影响有限。”上述报道称,专家预计2021年在美中概股回归的趋势将延续,全年有望有超过10家以上的中概股考虑以第二上市、双重主要上市或再上市方式回归内地或香港市场,同时将有更多的中国拟上市企业选择在内地或香港上市。

界面新闻也在18日的报道中,对“回港上市是否为最优解“进行深入探讨,报道指出“多位受访人士指出,相较于港股而言,美股市场仍具有流动性等方面优势。”以及“除了回归港股,回A的路径也是完全可以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列举的多数媒体报道中皆有提到,证监会针对“SEC近日发布声明增加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的表态。

报道指出,证监会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两国监管部门应当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就中概股监管问题加强沟通,找到妥善解决办法,为市场营造良好的政策预期和制度环境。证监会一直以来对企业选择上市地持开放态度,同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判断是可预期的,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

另外,21世纪经济报道也在20日的报道中,对部分中国高科技企业似乎不大愿接受美元基金投资等影响进行了探讨,称越来越多美元基金正在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也结合近期美联储释放年内缩表信号等宏观政策环境对汇市、股市、债市产生的“多米诺效应”进行分析,重点强调,“越来越多对冲基金经理未来的投资策略将更趋于保守,尤其在美联储缩表冲击下,如何保住上半年的胜利果实,将是影响他们下半年投资策略的最大因素。”

也有相关媒体,如财联社在《华尔街谈中概股:别被政策误读和恐慌抛售迷了眼》中对华尔街知名机构大幅度缩减中概股仓位的消息的角度出发,对华尔街投资机构的投资策略尤其针对中概股的投资态度上,提到也有不少资管巨头仍然看好中国资本的长期投资机会。同时强调,“重要的是看清趋势,不要误解和过度关注那些模棱两可的东西。”

追溯更早些时间,还有中国证券报的《美暂停中国公司IPO?SEC主席发声:目前要求加强信息披露》等对上述事件的相关报道。

美联储释放Taper信号影响几何?

8月18日,美联储公布7月政策会议纪要,明示了年底前可能启动缩减量化宽松(Taper)的流程,但强调这不是即将加息的前兆。会议纪要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盘中齐跌,最终都以1%左右的跌幅收盘。除黄金外,其余大宗商品也全线熄火。 

点评:

Taper指的是QE规模的削减,由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13年5月国会听证会上首次提及。彼时,伯南克宣布Taper后的一个月内全球多数资产出现不同程度下挫,说明美联储收紧流动性大概率会对各类资产形成阶段性扰动。

而本轮的QE是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所出,美联储方面首次释放出Taper意向的时间点是在2020年12月FOMC的会议纪要中。而在7月FOMC上美联储开设了常备回购便利(SRF)工具,意在Taper期间为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市场预计本次Taper冲击弱于2013年。

Taper一旦靴子落地市场又会出现怎么样的反应?一方面,美债收益率仍处低位,市场尚未计入Taper的影响。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只相信主席给出的信号,并静待官宣。

投资者或对于美联储削减购债的预期升温。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CPI同比增长5.4%,涨幅与6月份持平,创2008年8月份以来最高值,通胀压力不减;7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人口94.3万人,为去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7月失业率录得5.4%,创去年4月以来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在发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的前一天提到,疫情的持久和经济影响尚不确定,需向服务业就业提供支持。同时提及美联储“强有力的政策工具”存在诸多局限性。

相比之下,财政或政府政策更加有力,货币政策无法带来定向的好处,似乎是在为回撤超量宽松货币政策做铺垫。也有机构认为Taper对市场的冲击会相对有限,市场更需要警惕加息预期带来的市场冲击。

美股盘面回顾

上周A股市场受到明显冲击,中证500跌幅2.38%、沪深300跌幅3.50%、创业板指跌幅4.55%;港股恒生指数上周大幅下挫,跌幅达5.75%;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均收负,中概股周跌幅进一步扩大至8.3%。

视野配置中概股风波持续,市场担忧逐渐分化

来源:彭博;截至2021/8/20

上周消息面对市场影响有限,但市场仍担忧会发生“Taper恐慌式下跌”,其中大宗商品大幅回落,天然气、铜和原油等均收负;而美元指数上涨1.06%。比特币和黄金呈现不错的周度涨幅,白银周跌幅2.80%。

视野配置中概股风波持续,市场担忧逐渐分化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蔚来事件回顾:自动驾驶,从行业掌上明珠,到车企退避三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