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效应——利用市场对新闻消息的反映析测后市发展是什么意思?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2-02-23

新闻效应——利用市场对新闻消息的反映析测后市发展

想当初,当证监会宣布股市实行涨跌停板制和公布涨跌幅度居前的持仓账户信息时,许多人认为此消息在牛市中发布是利多,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发表却给兴奋的市场一记"闷棍"。

大部分个股连续跌停,深沪两地 A、B股持续暴跌,反弹成了出货的良机。因此,投机市场中有"新闻效应",管理者如何制造或利用"新闻效应"来调控市场,而投资、投机交易者如何利用"新闻效应"回避风险和借机获利,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每一个投机市场都充满消息,其中既有真实的报道,也有假消息,更有各种似是而非的传言和谣言,这些消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投机市场行情的不断波动,这种现象,无论中国和外国都存在。但是轻易把我们的股市或期市称为"消息市"是不妥的,也没有必要把投机市场人为地领向"无消息市",因为"无消息市"既不可能实现,又不利于市场发展。然而有时却十分奇怪,坏消息有人当好消息炒,好消息反而给投机者造成出货机会。

有时储蓄利率下降,股市不升反跌,因为投资者认为在短期内不会再减息,所以将好消息消化了之后出货,股市由此出现回档。但有时在股市或期市中听到利空消息,市场反而止跌急升。因而新闻或消息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甚至在不同市势中会有截然不同的后果。那么我们是否有法则可寻,或利用消息去推测后市发展呢?

答案是肯定的。当市场在熊市中,突然传来的利多消息会使市场产生脉冲劲升行情,这种脉冲行情过后仍会继续走熊市。当市场在牛市中,突然传来的利空消息也会使市场产生脉冲急跌行情,这种脉冲行情过后仍会继续走牛市。就是说市势是有惯性和弹性的,任何突然爆发的消息施加给市场的脉冲行情仅会影响一时,而不会改变市势方向。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以下一些结论;当市场有坏消息出笼,投机市场并无反应,短线可以看好,买入建仓持货;当好消息出台,投机市场似乎麻木了一样,这个市场已经出现了利淡信号,我们应该快速出货,趁价格未曾低落之前尽量走人,甚至在高位区域还可以沽空。如果坏消息当前,投机者仍然无动于衷,显示出他们的情绪不为坏消息所动,且十分乐观,这些乐观情绪足以成为投机市场中的持仓动力,推动市场价格向上。此时短线买入待涨出货,获利机会将很大。

反之,在利多消息之下,仍然没有出现预期上涨的反应,表现出市场人士可能对市场已经犹豫、看淡,或者认为好消息已经全部出尽,该涨不涨,理应看淡,投资者要把握后市走向,当然应多一些关心和留意各种市场消息和消息,看这些消息怎样影响市场走势,市场将会据此作出一些什么反应,就此决定我们的短线买卖方针。每一种投资市场都充满谣言,这些消息影响到各种行情波动。在市场里面,有时突然而来的消息可以使原本的升势变成暴泻,或者原本下跌市势戛然而止,倒转上升。

但有时却十分奇怪,坏消息有人当好消息炒,好消息反而给投资人士作为高价出货时机。有时利率上升,股市不跌反而狂升,因为投资人士认为加了利息之后,就短期不会再加,所以将坏消息消化了之后,股市会一路上升。但是有时一听到说加息,股市立即下跌。所以消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有不同效应。

但是有没有法则可循,能利用消息去推测大市呢?

这一个"新闻消息效应"就是从各种投资市场经过多年的观察考证而得到以下的结论∶

1.当坏消息出笼,投资市场并无反应,短线可以看好,买入持货。

2.当好消息出笼,投资市场好像麻木了一样,这个市场已经出现了利淡信号,应该迅速卖出,快人一步,趁价位未曾低落之前尽量走。这亦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理论。

投资人士把握这个理论,应该多留意国际及本地新闻,看这些消息怎样影响市场,市场作出一些什么反应,就可以决定短线买卖方针。这个理论虽然无数据去支持,但概念却十分合理。中国股市1999年的"5·19行情初起时,实际上并没有公开消息在传媒上公布,行情在成交量的推动下,莫名其妙地上涨,就是在无消息下形成上升趋势的一个典范。

当然,时至6月中旬《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后的行情则另当别论了。尤其是1999年9月以后好消息频繁出台,而股指却成下跌状,则应了本文所述的"有消息"中的第二条结论,1999年股市行情就是在"有消息"和"无消息"中演绎的。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通达信相对低价入仓指标公式,通达信专抓妖股选股指标公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