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资主体多极化之路是什么意思?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1-24

走投资主体多极化之路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半个多世纪,除了一些地区性冲突或局部的对峙外,世人时刻警惕的三次大战缘何总是打不起来?

这里面的原因当然是很多的,如饱受离乱之苦和殖民之苦的人已厌倦了绵延不绝的争斗,开始对和平充满了热望;无尽的鲤龊使彼此力量削弱,不敢贸然惹出事端等。更重要的或许就是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制衡效应,从而使战争欲望大大抑制了。

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移之于股市,同样是适用的。据 1994年底的统计,沪市投资者逾610万,其中机构投资者计2.5万,至97年底,分别为1712万和 5.22万。从总体上看,机构投资者远没有成为证券市场的主导力量,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起中流砥柱的作用。自1993年9月对机构实行门户开放以后,行情的走势似乎与当初的主观设计呈悖离态势,而益发跌宕起伏了。就大势而言,道路颇不平坦。

至于个股的躁动,典型的如厦海发、山东渤海事件都是机构的"杰作",国债期货市场亦然,有的期货券种数日内震幅便可达7、8元,95年2月23日尾市8分钟327券种更是悬崖跳润,直落 4.48 元,便是万国证券公司和辽国发等蓄意违规的典型例证。从中不难发现,市场频起狂澜,使市场风险进一步被夸张,重要根源之一便是部分机构投资者不能循规蹈矩。历数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平稳发展的负面作用。并不是说应将他们从市场舞台上摒退出局,恰恰相反,而应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尽管个人投资者人数众多,总体资金实力不菲,然而太过分散,力量被分割了。正由于形成不了"合力",也就根本不足以与机构相抗衡,特别当机构处于"结盟"状态(对倒、合纵、借仓等)时,更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从集团行为的一般规律看,在缺乏有效制约的情况下,任何集团都有无限扩张和膨胀的欲望,甚至不惜牺牲公认的准则。

同理,市场主体行为的必要约束,以及彼此力量的平衡与牵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少数实力型机构凭借资金、信息的优势,俨然以市场"霸主"身份倾轧其他投资主体,基础性工作主要是两条;一是把对机构的监管置于市场监管的最优先地位;二是尽快铸就市场投资主体的多极化格局。对于前者,我们正在尝试着作出努力,为此还处罚了农襄上证、山东渤海、君安涤发、万国证券、深圳发展等一批有重大违规行为的机构。

对于后者,认识上虽有提高,行动上也有一定进展,如不少券商重组而扩充资本实力、组建投资基金等,但还较为迟缓。在一些发达的资本市场,指数或价位的变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总是呈上升趋势,市场波动也相对较小,百分之二三的幅度就往往令人"惊诧"不已。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形成了机构力量为主导、个人力量为辅助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任何机构的"人为"造市都会受到其他有着同样力量的机构的无情平抑,或在一片威慑的情境中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94、95年华尔街股市尽管面临多次提高息口、美元持续疲软的灰色背景,仍然步步登高,连创历史峰值。与大陆毗邻的香港股市,自我保护能力就相对欠缺了,如 94年到达12000 点,而 95年初仅为6000 点,与来自美国的"大摩"宣布减持港股比例有关,而 97年达16800点后暴跌至 8000 点,也是同样的原因作了导火索。

在93年9月允许机构投资者进入二级市场之前,机构最早参与股权运作的基本形式是认购法人股。法人股的认购可谓一波三折,大体与沪市的运行轨迹以及国家对法人股处置的政策或暗示密切关联。93年新股中分列的法人股鲜有问津者,承销商为此不得不大做广告,即便认购,或出于"友情赞助"的目的寻求职工股的补偿,更多的则是通过环形持股(或相互参股),在并不需要资金往返的情况下如数募足。在宣布允许机构参与交易市场操作后,的确引发了不少机构的兴趣,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大宗购置的实例。

宝安与延中之争,犹如一枝引来万花开,相继出现了万申、天飞、国爱以及海南高速公路与达声事件等。上述个案基本上表现在公司与公司之间,还有一种现象是母公司或控股公司增持或减持控股比例,如大东方与小东方、大飞乐与小飞乐、深圳投资管理公司与发展银行等。由于购置法人股前途未卜,而参与二级市场风险过大,弄不好还会事倍功半,投入和产出很可能陷于极度不平衡之中,故而,不少机构的股权投资取向正悄悄地发生转移,其典型的表现是场外协议转让和作为发起人之一组建新的股份有限公司。

机构所从事的股权投资行为,总体而言,是为显在的或潜在的利益所驱策。当然,这种利益的出发点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是基于公司的,但也不能排除决策者个人怀有个人自身的目的。宝延、恒棱、康凤之争等一系列事件,都导致了原来公司董事长宝座的让渡,正是在为公司制造广告效应的同时,也推销了自己。从机构举事的角度看,股权投资只是资金寻找出路的一种较为便捷的方式,特别是通过募集或配股积营了大量富余资金的公司可以藉此觅得新的渡口。

至于一举扬名天下知的延伸效果、抑或"借壳"达成不为人所共知的目的,自然也不在话下。貌似轰轰烈烈的机构股权投资,还不足以让我们津津乐道。其中,最具说服力的便是机构投资远远没有产生规模效应,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仅就公司而言,我国总数已达120万,而入市机构尚低,即使投资基金一类。证券投资比重也只有16%右。

从几个颇负盛名的个案看,我们还能发现,协议转让价格十分低廉。如康凤转受价为2.02元/股,中绍只有1.6元/股,这都谈不上实力型投资。即使是通过二级市场参股的几个事例。被参股公司基本上也就是原先为数极少的几家袖珍公司,这多少又有点弱肉强食的意味。机构对市场、特别是二级市场的零星参与,是市场不堪承就的重要原因。但是,环绕市场周围的机构可谓琳琅满目,有足够的力量把市场托举起来, 可是这种无与伦比的能力却不能被强烈的渴望激发出来。

除了少数参与二级市场炒作(客观上有的已达成参股或控股的目的)的机构外,余者对价格的认可程度是极为有限的。法人股市场中的广建、建北曾落入面值也没有机构抢入,康恩贝、中桥一类的受让价也甚为一般。可想而知,这些公司能否接受二级市场的价格是一个疑问。反过来说,一些国有股、法人股以仅高于净资产的价格释放股份,若群体而效法,一旦解蒸,而市场中残留的又是散户大军、是否会形成洪水猛兽也未可预知。机构的投机性的抑制,关键在于机构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若以市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为最高宗旨,必须从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入手。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走进散户的心理世界是什么意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