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剖析——投资华盛顿邮报公司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1-25

《华盛顿邮报》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它在 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刊登五角大楼的绝密文件和揭露"水门事件"迫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退职,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威望,从而成了世界著名的报纸。1971年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上市。华盛顿邮报刚刚上市的股票,得到了市场的大力追捧,股价一路强劲攀升。1971年每股6.5美元发行价的股票,到了1972年1月,涨到了24.75美元,到了12月更是创下了每股38美元的纪录。华盛顿邮报上市不过一年半,股价几乎涨了6倍。巴菲特站在一旁冷眼旁观,心情很是复杂。对于华盛顿邮报的价值,巴菲特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不过碍于它高高在上的股价,巴菲特不敢贸然买进。

但是,巴菲特从来不乏好运气,进入1973年,随着股市的下跌,以及"水门事件"的影响,赐予了巴菲特一个在底部买进华盛顿邮报的绝好机会。1972年6月17日,"水门事件"爆发。6月18日,《华盛顿邮报》首次报道了"水门事件",该报的记者鲍伯·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整个事件进行了一系列后续的跟踪报道,他们依靠线人"深喉"的消息捅开了水门事件的内幕,终于向世人揭发了共和党政府试图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破坏民主党竞选活动的丑恶行径。当时执政的尼克松政府为了掩饰丑行,不断向华盛顿邮报施压,警告华盛顿邮报的老板凯瑟琳不要出风头,但是凯瑟琳没有退缩。

11月7日,尼克松连任成功。白宫开始了他们的报复,不再对《华盛顿邮报》提供消息,而是全部提供给《华盛顿邮报》的竞争对手《华盛顿星报》。1973年1月,联邦通讯委员会首先发难,他们否决了对华盛顿邮报公司的两家佛罗里达电视台继续经营的申请。当时华盛顿邮报的股价是每股 36 美元,事发之后股价立刻下挫。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1月8日,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

这意味着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长期跟踪报道暂且告一段落了。但是,华盛顿邮报股价的暴跌方才刚刚开始。到了 1973年2 月份末,华盛顿邮报的股价跌到了 27 美元一股,比几个月前的高点,已经跌了 30%虽然股指还在高位,但是巴菲特认为华盛顿邮报的股价,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喜诗糖果的经验告诉他,对于优质的企业,应该给予适当的溢价。但是,格雷厄姆教会他的安全边际,已经是融进血液的信仰。在品质和价格之间,巴菲特在不断练习寻找着平衡,这是一种接近于艺术的东西,需要不断地体验,才能慢慢地成长。2 月份的道·琼斯指数依然处于历史的高位,下跌的趋势非常明显。而目,华盛顿邮报作为一家被尼克松政府敌视的企业,前景到底如何,实在是难于预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政府出于明显的敌意,想要撕破脸皮搞死一家企业,即便是在美国,也不会是很艰难的事情。不管是宏观的大市,还是华盛顿邮报的经营状况,都在明显地恶化。这个时候买进华盛顿邮报的股票,是需要独特而且长远的眼光,更需要足够的勇气。虽然华盛顿邮报的股价已经跌了不少,虽然购买的欲望如此强烈,但巴菲特非常清楚现在还不是入市的时候,但是他还是忍不住买了一些,小心翼翼地买了18600股,买入价是每股 27美元,总价 50.22 万美元,只是一笔非常小的投资,但是相对于巴菲特以往的谨慎,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赌注了。

华盛顿邮报是如此吸引他,他需要持有一点仓位,来增加对市场的感觉。到了5月份,蓝筹股已经开始全面坠落,华盛顿邮报的股价跌到了每股 23美元。"华盛顿邮报的股票更便宜了,为什么不多买一点!"这就是巴菲特唯一的想法,于是巴菲特继续加仓,又买进 40000 股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到了9 月份,华盛顿邮报的股价跌到了20.75美元每股。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收入总额为 2亿美元,当时它的旗下,包括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杂志、时代先驱公司,以及四家电视台和一家专门提供新闻印刷纸张的造纸公司,净资产总值大约为4亿美元。

但是整个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市值却只有1亿美元。市场的非理性竟至于此,当股价涨的时候,不需要基本面的支持,同样当股价跌的时候,再优质的基本面也无法阻挡。当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价格只有内在价值1/4的时候,跌势依然没有停止。到了1973年10月 23 日,在明显的证据之下,美国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调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证,为弹劾尼克松做准备。在这场和政府的战争之中,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华盛顿邮报倾斜,巴菲特知道自己的赌注押对了。

虽然道·琼斯指数依然在跌,华盛顿邮报的股价也在跌,但巴菲特唯一的心情就是高兴,他跳着舞步走进他的办公室,在哀鸿遍地的市场上,大笔吃进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数量达到18.1万股。1973年的整整一年间,道·琼斯指数在一直往下跌,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不断变得越发便宜,巴菲特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不断地买进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越跌越买,越便宜买得越多。到了年终,道 ·琼斯指数收盘于 851 点,下跌了16.57%巴菲特则总共投资了1060 万美元,拥有了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全部B股的12%占全部股票份额的10%1974年6月 25 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7月底,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3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尼克松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于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至此,整个"水门事件"方才画下句号。从1972年6月水门事件东窗事发,到 1974 年8月尼克松辞职,《华盛顿邮报》坚持了长达两年多的调查报道,揭开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丑闻,最终导致总统辞职,近 40位高官银铛入狱。美国第3任总统杰斐逊曾经说道∶"如果由我来决定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两百年之后,在美国这片自由的土地上,一家报纸击败了一届政府。

虽然"水门事件"将华盛顿邮报推上了荣耀的巅峰,但是依然没有阻止它股价的下跌。1974年,巴菲特手上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已经亏损了20%在1976年之前,华盛顿邮报的股价都低于巴菲特的持仓价格。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初的整整3年,巴菲特都处于亏损之中,牢牢地被套住了,但是巴菲特并没有感到害怕,自从 1973年投资华盛顿邮报以来,巴菲特就没有卖过一股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反而通过股份回购,使得自己的持股不断增多,直到2006年年底,巴菲特当初的1062万美元已经增值为12.88亿美元,持有长达33年,投资收益率高达127倍。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投资生涯之中投资收益率最高,同时也是持有时间最长的一只股票。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巴菲特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巴菲特为什么投资华盛顿邮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