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导致指数异化?如何应对指数的异化?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2-03-02

第一,指数编制时所采集的样本不合理。在上证指数中,不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竟占有相当大的权重。例如,虹桥机场、上海汽车、石化、马钢、申能、金陵、真空、长虹、陆家嘴等大盘股,以及国家股特别多的氯碱、轮胎,轻工等小盘股,可影响上证指数70%右。而上证30指数和深成分指数,采集的样本则是当时绩优的30只和 40只股票。在崇尚绩优的口号下,这些股可轻而易举地被拾上去,指数自然越发不可收拾。尤其是近年来沪深两地的龙头指数股便成了领涨大盘的功臣,以及争夺各地投资者资金的工具。于是,便有了深发展占深成指 32%怪事,发展涨1元,能带动深指涨 100点。而到了1998年,股市风水轮流转,绩优股不吃香了,尤其是长虹和发展领跌。龙头指数股便成了领跌大盘的"罪魁"。1998年 12 月,由于虹桥机场从9元涨到15.75元,长虹从14元涨到19.65元,上汽从9.7元涨到11.67元,亦使1200点指数异化,多数股价只相当于 1000 点。因此,若要抑制股市过度投机行为,很重要的是从修正不合理的指数股的权重入手。

第二,扩容吃掉了指数和股价。沪市历史上每年的扩容,使股票从8个→26个→64个→164个→220个→320个→480个。1992年8只股票与 1998年 400只股票时1420点的指数虽然相同,但内涵则不可同日而语。例如,沪市 1998年 12月5日的流通市值为2996亿,比 1997年12月S日的流通市值2167亿,增加了40.2%若加上国家股、法人股的比重,市值增加得更多。主要原因是大量新股大量吃掉了老股的股价。在此情况下,现 1200 点的指数变得名存实亡,很多人仍看重于六年前1500的指数概念,实际上已毫无意义。

第三,股价的两极分化加剧了指数的异化。"以绩优带动结构调整",这是正确的,但市场往往喜欢走极端。将此演化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高者越高,低者越低。"如长虹从 199年12月的22元,炒到1997年6月的65元,除权后,又从37元炒到45元。但是,1998年又从41 元跌到 14元。有人计算,长虹的涨跌,至少要占掉近200点指数。

第四,含权股的除权、填权也占去了指数。近年来,新股中10送10 比比皆是,股价动辄翻2番∶老股中送股又配股,一次次填满权,这也加速了指数的上升。衡量指数的真实性,应看大盘的平均市盈率。1992年 386 点时,大盘平均市盈率是 36倍,1994年325点时,大盘平均市盈率是 33倍,而1999年1月4日1104点时,大盘的平均市盈率,却是 30倍。若只看指数而不看平均市盈率,就会掩盖大盘的低迷,忽视了投资价值和市场机会,就会被看跌 800点、500点的叫喊弄得晕头转向。问题是;如何认识指数的异化?

如何应对指数的异化?在我看来,对投资者来说,应提高悟性.打破对指数股、龙头股的崇拜,雄势迎"大",虚势迎"新",抑制指数的虚涨,以减缓指数的异化;做波段,多运筹,轻指数,重个股,争取个股跑赢大盘;而不要老是每年都"赚了指数,却赔了股价"。对管理部门而言,建议尽快研究并制定指数的合理编制,防止借指数股操纵市场的行为,同时,也应强调规范化的主要对象是打击违规行为,目的是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不是像限制物价那样地对已经异化了的指数的高与低作裁判。纠正日益严重的指数的虚假性,关注大盘实际的市盈率水平,重视广大投资者的实际盈亏状况,不满足于每年指数"稳中有涨",而看投资者资金卡是否"稳中有涨"。惟有这样,才能不断吸引新人人市,为加快国企改革和股份制建设作贡献。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股市赢家"天机"——致富奥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