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社:“死磕”农业痛点,拼多多又干一件大事

名家观点 | 发布于2021-09-0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德林社”,贝壳投研经授权发布。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对中国而言,贫困地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年初,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接下来的关键任务是,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其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被重点提及。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宏大目标下,不少民营企业奋勇参战,拼多多成为其中动作最大的企业之一。近期,拼多多宣布设立100亿元农业科技专项,简称“百亿农研”专项。 100亿元的大手笔,不仅意味着半年报的24亿元利润全部投入进去,未来几个季度可能的盈利也都将全部投入。不得不说,在深耕农业这条路上,拼多多真是太拼了。

“百亿农研”专项,拼多多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目的是进一步打通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市场链条,为农业科技、农业从业者赋能。成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用了短短6年时间年度活跃买家超过8亿,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广袤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而农产品、农民又是这个市场和群体的基石之一。吃水不忘挖井人,拼多多不忘根、不忘本。在农业领域来说,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是接下来的重要发力方向。因此,拼多多不惜利润地百亿投入农业,可谓正当其时。“百亿农研”背后,拼多多深耕“最先一公里”中国有14亿人口,5亿多农民,20亿亩耕地,粮食产量6亿多吨。在城市化、人口结构调整趋势下,在未来十年内,很多农民将退出农业生产。

农产品上产业链上,农民位于最前端,农民少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还能保证吗?拼多多告诉我们,能!去年,拼多多举办了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传统农人组和AI组进行PK,最后AI组的草莓产量平均值高于传统农人组平均值196.32%;投入产出比平均值高出传统农人组平均值75.51%。这说明一个道理,产量的不足,完全可以用现代化的技术弥补。今年的8月9日,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开启了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这一次种植对象换了,从草莓换成了番茄,目标有两个,既要“种得多”,还要“种得好”。这次大赛奖金池超过100万元,将全部用于支持优胜参赛团队。选手们在6个月的时间内,需要利用传感器、光谱、算法模型等,探索种植出更高产量、更高品质的农作物。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AI与番茄结合,相信也会取得诸多成果。类似农研科技大赛的活动,拼多多未来会更多。在近日发布的半年报上中,拼多多宣布拿出100亿元,去做“百亿农研”专项,这是拼多多深耕“最先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什么是“最先一公里”,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在生产端控制好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实现产销的完美衔接,最终帮助农户致富。拼多多的“百亿农研”专项,目的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丰产不等于丰收,原因在于传统农业产销不衔接,农产品今年畅销,明年滞销,最终得不偿失。对于产销衔接,拼多多自然有办法。比如“农地云拼”与“产地直发”,拼多多连接着全国超1000个产区的供应链,意味着这些产区的农产品可以直连拼多多上8亿多的消费者买家。简单来说,通过拼多多的大数据,农民在种地前,就知道要种什么,为谁而种,种成什么样。这既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也能真正鼓足了农户的“钱袋子”。当“最先一公里”打通后,拼多多还以数字化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持续重投入建设冷库、生鲜冷链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建立适合于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损耗。半年报来看,涉农产品成为拼多多平台增长最快的品类。到如今,买便宜、优质、产地直发的农货就上拼多多,已经成为8亿多消费者的心智。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皮海洲:从格力电器到中国平安 回购为何难阻股价下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