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年轻人生孩子有多难

贝壳号 | 发布于2023-04-17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来咖智库”,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4月11日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出席一场线下活动时,进行了一场主题演讲。谈到生育时,她从经济学角度一顿分析生育和消费的关系,该言论一出立刻引发的广大网友热议。

陈文玲认为,按照经济学家贝克尔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而且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虽然是纯经济学讨论,但把新生儿与消费品类比,让广大网友更加觉得自己被异化为商品。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买房结婚攒钱生娃,到头来却养出一个消费品,换作谁听到这样的言论都忍不住抨击一番,至于背后的用心和经济学原理,who cares?

这样的“催生”言论也招致了各路媒体的批评,其中红星新闻评论直切要害。红星新闻评论表示,粗暴的“劝生”,可能起不到劝的作用,反而把年轻人都吓跑了。如果真要劝生,不妨先弄清楚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劝生”的言论应该站在人的角度,考虑人的想法,把人当成人。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广为流传: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国家虽然接连放开二胎、三胎,但也只是倡导鼓励年轻人生育,并没有强制要求。专家们通过各路渠道发表见解,粗暴地“劝生”甚至“逼生”的行为,不仅不能鼓励生育,反而会将年轻人推的越来越远。我们一直认为,如果要解决问题,不妨先去认识问题,试着了解一下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育,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01 “教育军备竞赛令人绝望”

来自新疆的小杨和来自安徽老婆小朱是大学时代的同学,二人均毕业于北京某211高校。得益于早年互联网红利和家人的支持,二人在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回龙观地区购置了一套70平米左右的二手住房。虽然昌平区整体教育水平一般,不过当时二人手中积蓄有限,想的是先上车,等以后有了孩子再考虑换到一些不错的学区。

但从2017年后开始,北京的房产出现两级分化,再加上互联网行业持续动荡,二人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考虑换房的事,光是先前的贷款能勉强还清已实属不易,这其中还是双方家长的部分补贴款。小杨很喜欢小孩,但小朱已经逐步有了丁克的想法,虽然双方父母多次为这个事劝说小朱,但小朱表现的愈发坚定,孩子不能生。

小朱起初也是喜欢孩子的,并且为了孩子未来的上学问题,她还曾经历尽千辛万苦拿到了北京户口。因为安徽也是高考大省,尤其北京的学校分数线更是高,她当年也是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后才杀出一条血路闯到北京上学。小朱起初像很多人一样想当然的认为,北京高考题简单分数线又低,自己的孩子在这里相当于高考加了50分。但工作之后,小朱经过多方了解后发现,北京高考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清华北大也不是抖音上流传的500分就能上,即便是在北京,录取率属于全国最高的情况下,也得690分以上才能考进清华北大。

而且,小朱还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北京的学区房非常关键。以前的她以为,北京和自己的家乡一样,就算不是所谓的学区,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也能考取理想的大学,甚至冲击清华北大。但在和一些宝妈同事交流后,一盆盆凉水彻底浇醒了她,原来不同区域教育差距悬殊,一些优秀的高中基本上垄断了985名额。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镇做题家靠做题改变命运,人大附中学生靠不做题避免被命运改变。

小朱某次路过首都师大附中时,看到了外墙上的光荣榜,其中清华北大的学生人数比她老家所在市加起来还要多。而且首都师大附中还不是北京最顶级的高中,就已经有这么多学霸,其他学校将会更加恐怖。想到自己将来的孩子只能在昌平上学,想进这些厉害高中的概率微乎其微,小朱想明白一个道理:北京的资源虽然丰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公平享受到,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

劝年轻人生孩子有多难

02 职场对生育女性不友好

在女性广泛参与社会分工的今天,女性也积极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然而,女性还要承担生育及哺乳期育儿的重任,在此前后无法持续有效提供工作时间,这也使得广大私有经济体中普遍存在对女性的隐形歧视。如招聘中会询问是否有男朋友,是否已婚已育等等违反劳动法的问题;以及女性在生育和哺乳期间,自己的岗位被人顶替;再者就是女性在职场向上奋斗过程中,生育问题也是不稳定因素之一。

小朱在公司的核心部门,加班比较多,而且小朱人聪明又肯钻研,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如果在此时选择生育,势必会影响将来的晋升。而且在休产假期间部门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动,并且晋升的位置有好几个人都在虎视眈眈,错失这次机会下一次还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小朱还听关系好的宝妈同事讲过带娃的事,她认真分析过,如果自己生育后,精力将会大幅分散,恐怕未来职场道路也会变得坎坷起来。

03 人生的意义,需要自己找寻

另外一个影响小朱生育的重要因素是,小朱的思想观念变得越来越“躺平”。以前,小朱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安徽考到北京的大学,然后毕业留在北京工作,拼命拿到北京户口,又在职场中努力奋斗拿到一份还不错的薪水,并且现在还有希望晋升,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向上的劲头发展下去。能拿到北京的户口,在双方父母支持下买房,已经是很多北漂遥不可及的梦想,放眼全国也算是佼佼者。但是小朱发现,自己很快就到达瓶颈期,似乎三十岁以后开始,一切都在定型,工资不仅没有像以前一样定时增长,反而福利在减少,并且部门里总是人心惶惶,大家都在拼命卷,以防未来某天被裁员。虽然小朱不太担心裁员,还有机会更进一步,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晋升也不过就是中低层管理者,更高的管理层是她遥不可及的。生活上,似乎自己都在为房产而操劳,不仅要还房贷,还要逐步还清之前借亲朋好友的首付款,未来还得考虑如果生娃要换学区房……

小朱的老公小杨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他所在公司之前有过一次大规模裁员,因为小杨是老员工拿了不少补偿金,但至今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有时候小杨会开玩笑说不行就去跑滴滴送外卖,也不能闲在家里坐吃山空,但小朱每次听到这些都会心头一颤。尽管她知道老公的能力和志向,肯定还是会继续进企业上班,但她仍然很讨厌这些玩笑,因为她害怕“某一天玩笑会变成现实。”

小朱认认真真地考虑了一些问题后,她也很坦诚地向小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都是从全国不同地方考进北京的普通人,通过拼命努力才有今天的一席之地。可如果我们的孩子出生后,我们并没有其他路径给他去选择,只能再重复我们小镇做题家之路,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12年辛苦寒窗苦读,中间为了他投入各种学费补习费甚至换房得数以百万计,换来的有可能也只是考上普通大学,甚至更差。即便他能像我们一样聪明吃苦考上985乃至清华北大,将来毕业了还是一样需要面临就业、买房、婚育问题,我们并不能提供更多社会资源让他实现阶层跃升,这样的人生对他和对我们真的有意义么?

小杨在小朱的劝说下,也对生娃问题慢慢变得佛系起来。他虽然没有那么强的希望下一代阶层跃升,但他至少希望孩子能不实现阶层滑落,自己历经千辛万苦才从新疆到北京,总不能下一代从哪来又回哪去。与其未来面临这样不确定的痛苦,不如直接一步到位,没有下一代就没有烦恼……

结语

社会各界在共同“劝生”时候,不能拿旧思维来看待新问题,也不能一股脑把所有责任推卸到年轻人头上,养育下一代是一份巨大又沉甸甸的责任。小杨和小朱的例子恰恰说明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面临未知的不确定性,大多数人都但是风险厌恶的——而生育很可能是这种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同时,经过最近几十年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丰富而多元,从80后开始对于婚姻、家庭、生育的看法跟过去代际的人群确有明显不同,并不再把养育下一代看成是人生的重要目标。

我们认为,在未来,生育这件事本身或许会呈现出结构化的特点,整体生育率持续降低的大趋势之下,传统婚后生育的比重会降低,非婚生育的比重会提升,生育与婚姻的相关性会降低。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中红 抖音 躺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高管薪资腰斩,银行向员工“追薪”,银行金饭碗突然不香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