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也是一种保险?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5-18

在现代的许多农村地区,仍有许多人是比较迷信的。其实不仅如此,香港、广东、福建等较为发达的地区,依旧有许多人是很迷信的,且无论其文化程度有多高。有些人认为,迷信与保险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那我们今日就来聊聊迷信与保险之间有何关系,是否中国的各个区域都很迷信?

迷信也是一种保险?

如果你有来过香港、广东和福建等沿海地区,你会发现这些沿海地区的人在现代科技这么发达的情况下仍非常迷信。虽然内地人也知道点“风水”,但在看到香港人对风水的信奉程度后,你不得不低头佩服!不仅有为人所熟知的汇丰银行、中银香港因它们之间的大楼的风水战,还有当年的特首搬进特首官邸也是经过大师观看允许的。现如今,香港很多富豪都有号称世界一流的风水大师专门给他们全职服务!

为何同是中国人,而不同地区对迷信的信奉程度却各异呢?

据研究调查显示,沿海地区的人们特别崇拜天后,每年农历3月23日是天后诞生日,这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传说中的天后姓林名默,自幼就有预测天气的特殊本领,常在海难发生时去救人。她二十九岁时羽化升天,后来继续在关键时刻显灵,救人无数。因此,沿海渔民都拜她为守护神,修建庙宇来供奉她,祈求风调雨顺,大获丰收。

为何沿海的人远比内陆人更加迷信呢?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渔民历来面对更高的生存风险。沿海地区的人主要是靠深海打渔谋生的。所以在这种风险极高的工作中,渔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但如果信仰天后,出海之前他们举行仪式,祈求天后保佑,给大家鼓足勇气,获得安心。如此一来,在心情平静的状态下,出海期间出事的概率真的会降低!从这个维度看,迷信是带给人们“安心”的,就像买保险买的是“安心”一样!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许多研究也支持这一点。他们调查发现,在几内亚的不同渔村,靠深海打渔谋生的地方要比只在平静海湾里打渔谋生的渔村的人更加迷信。

人类始终是理性、现实的,迷信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肯定是因为它对人类是有用的。迷信是对风险、对不确定未来的一种反应,它让生活在高风险环境下的人过得更安稳幸福。而各地区迷信的程度跟当地生存环境的风险程度高度相关的。由于沿海地区渔民面对的生存风险高,所以才在多个世纪前就演变出了提升心理保险的迷信之道。

迷信与保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迷信是远古以来人类普遍的防卫,在没有保险的时期,人们是靠迷信缓解对未来的忧虑的。如渔民出海前祭拜天后,目的是求得平安、丰收。其实这些活动是否影响客观对象本身并重要,重要的是人自己信、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心诚则灵”是根本原则,迷信活动要求参与者有敬、畏、忠、诚的主观情感状态,不能有半点杂念。

其实并非只有普通百姓才会迷信,统治者一样会。从周王开始,中国历代皇帝都靠迷信统治,“天意论”就是一种迷信。如在清朝初期,1679年9月2日,京城发生强烈地震,之后的十多天里,强烈的余震仍是很严重。康熙皇帝下谕旨要求各文武大臣去告祭天坛且要真心真意地反省。但效果并不明显,随后康熙皇帝就决定朝廷斋戒,并亲自前往天坛告祭。

我们仔细观察下来就会发现:买保险和信迷信,其实在心理效果上类似,只是一个要付费,而另外一个要“信则灵”。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即一旦风险事件真的发生,保险可以给你赔付,而迷信可能就无能为力了,即使你倾家荡产,迷信也没法帮你。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保单是主动避险,效果是客观的,而迷信为被动避险,效果主要是主观感受层面的。

在传统社会里,尽管没有正式保险业,但人们虔诚地迷信。而且那时候家族和宗族也很发达,可能过去的中国人虽然不富有,但还是有主观幸福感。而如今,你可能很富有,但未必就很幸福了。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你现在可能不再迷信,也没有如从前那么紧密的家族宗族网络做后盾支持。而保险业、金融市场的产品还不够丰富无法取得你的信任,于是,你两头都不靠。所以你对未来的焦虑反而会比前人多!对未来缺少安全感,缺乏安心,故你就没有那么容易幸福。

保险和迷信在心理效果上类似,但事后的客观效果各异。保险是人的主动避险,风险事件发生后可以得到赔付,而迷信则无能为力。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在没有保险的历史时期,迷信有过它的积极作用。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解析投资”,作者:解析投资,贝壳投研经授权发布。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抛弃肖战,被粉丝骂上热搜,内娱顶流“哇唧唧哇”站在了风口浪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