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友会QingYouTalk:无为而治的大智慧

名家观点 | 发布于2022-03-03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友会QingYouTalk”,飞鲸投研经授权发布。

近期重读秦汉历史,怀古思今,些许感悟与读者分享。

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对秦汉时期的认识是十分割裂的。以秦朝为例,暴秦之说从西汉开始绵延2000多年,到后来愈演愈烈,几乎就是盖棺定论;另一方面又是“百代多行秦政法”和感叹地下遗迹之宏伟。

究其原因:一是秦帝国十五年而亡,法令典籍多被项羽付之一炬,秦帝国能为自己正名的材料所剩不多;二是后世统治者为彰显自身的统治的政治正确,必须要扣其恶名。

从现在的研究资料来看,秦法不是恶法,秦政更不是暴政。但为何“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始皇帝一手建立的大秦帝国却在短短的十五年内轰然倒塌?这是值得我们深究的。

历史上总结秦帝国灭亡基本上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无德论;二是严刑峻法苛责民众。这两点基本上是站不住脚的,历史上开国皇帝没有诛杀功臣的仅有秦始皇和光武帝刘秀这两位。帝国末期章邯带领的20万“刑徒军”战斗能力能被项羽等人认为和主力军一致,从这点就可看出秦法绝非是苛责民众。

而本人认为帝国快速覆灭的原因是以下四点:第一是秦帝国是中国古代大发展大建设时期,但扩张脚步过快,拖垮经济;第二是民众仍保留战国大争之精神,对统治者若有不满很快便能团结起来;第三是从分封到郡县过快,贵族阶层难以接受,反叛势力强大;第四,政变突兀,权力重臣李斯和赵高等人快速转恶,偶然因素叠加较多。

其中的第一点最值得反思,从秦国到秦帝国一直实行的是战时法治,全国上下合而为一,法不避权贵,全民耕战,能以极大能力推动国家建设。秦朝到秦帝国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北方万里长城、南方“白渠”和“灵渠”、直通战略要地的驰道,蜀地的都江堰,以及皇帝陵和兵马俑还有阿房宫等等。其中任何一项建设在后续朝代当中都可以称为举世瞩目,但这些几乎都是在同一时期建设完成,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难以想象如何做到的。但这也导致了百万秦军都在边疆驻扎,老秦人口几乎都在闽南,国内空虚,对复辟势力几乎没有镇压的能力,只能依靠刑徒和少部分城防士兵,最终快速衰落。

而后来的楚汉之争几乎将国家财富损毁殆尽,出现了“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无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这样的惨景。

这也是文景时期修养生息,大兴黄老之道的原因之一。国家建设与发展必须稳步前进,不能管理过多,脚步过快,否则即使强如秦帝国也会很快土崩瓦解。

此时反观黄老之道,让统治者无为而治,是有一定道理的。需要解释的是,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也不做,《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作为统治者需要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克制细枝末节管理的做法,让民众自行去发展。正是文景之治,才让后续的武帝有了对外作战的资本,但也就在武帝一朝挥霍殆尽,这才引发了后来著名的《盐铁论》之争。

汉初历史也表明,激发经济活力的根本,是要调动民间建设的积极性,要与民休息。

以史为鉴,国知兴替。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大智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熵解投资:光刻机为什么大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