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智对待行情走势?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1-23

理智对待行情走势

1、保持一颗平常心

股市里存在较大的诱惑力,这是投资开户大量增加并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但是,有相当部分的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股民,在进入股市以后,往往身不由己,失去自控,表现为行情向好时,兴奋、贪婪,希望乘车坐到终点;行情向下时,又胸怀恐惧之心,常有手足无措之感。对于这些人来说,心情随行情的冷暖而变化,笑意写在脸上,愁绪也写在脸上,碰到不堪排解的时候,可能还会走极端。为此,应保持一颗平常之心。

首先,应将股市投资视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或者超越一切的至高无上的东西,这样,在保证了基本的生活开销之后,可以根据情况使投资管道多元化, 在储善、国债、股票等多方面分散投资,亦即俗话所说"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里"。其次,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在股市中,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要兼顾考虑,但应以安全为基础,以获得收益为目标,这就决定了不能冲动、贪婪。第三,要学会处变不惊,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通过理性思考,审慎决策,顺势而为。

2.不借、不贪、不盲

所谓"不借",就是不要向券商透支,不向亲友借钱,不挪用公款。做股票,最忌就是满仓加码,最忌砸锅卖铁。股市可以说瞬息万变,既可一夜暴富,也可能个人资产瞬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例子年年都有。但是,只要是利用自有资金操作,即使你操作上极为不顺,运气上极为不佳,也不会被"打穿"。向人借钱买卖股票,情形就不一样了∶券商为保证其所借资金的安全性,对你的操作密切关注,一遇大势不好,或防你逃之夭夭,往往将你的筹码锁定,到时很可能强行平仓;亲友所借的钱,不比馈赠,往往限时限刻归还,一旦操作失误,往往血本无归,债主登临,还恶化了亲友关系;挪用公款炒股,更是违法行为,常令你胆颤心惊,操作上很难心平气和,于是忙中出错,导致心态更加恶化。

借钱炒股也是贪婪、搏傻的表现,常常是利欲熏心,多半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要做到不贪、不盲,关键是学会"识顶"。阶段性顶部的标志有一是已有约20%上的升幅;二是K、D值在90 以上并已钝化;三是人气鼎沸,成交量达到阶段性天量;四是舆论界、股评界将终极目标调得很高,并每每令人"不可思议";五是均线已呈多头排列;六是管理层已开始或酝酿出台降温措施;七是所炒作的题材明朗或趋于明朗。

3.不要恐慌地逃避

有股谚曰;不要在大跌之后抛股。这是有道理的。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的真正实现是高价买进却在低位抛出了,即由帐面亏损转化为实际亏损。跌势有大跌小跌之分、暴跌阴跌之别,在大跌、暴跌之后,表明风险已基本释放,若此时抛出,显属恐慌性逃逸、似乎只有无股才能解脱,殊不知却抛洒在"地板"上了。然而,任何股市都不可能永远上涨或永远下跌,总是有涨有跌,有跌则有涨,于是形成了一个个阶段性行情。暴跌之后,必有暴涨,大跌之后,必有大涨,从而形成反弹或反转,即使会形成二次下跌,也应在反弹之后抛出。

恐惧和贪婪是形成风险的重要原因,因贪婪而追高,又因恐惧而杀低,正反耳光两面挨。这种情况在新股民中较常见,他们惯于追涨杀跌,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追跌杀涨。当然"追跌"也要看时机,不能在跌势初起之时,而是在跌势的末端。判断"末端"的标志有∶一是下跌已有较大幅度,一般在 15%上,特别是当下跌25%上,就更安全了;二是成交量已大幅萎缩,只相当于下跌前顶部成交量的三分之一或之下;三是K、D值在 10左右;四是人气较为散淡,证券传媒销量减少,证券营业部门庭冷落;五是利多传闻开始流传。

4.客观分析市场题材

从市场炒作角度看,一轮行情的兴起,常常需要题材配合,但是、 面对五花八门的题材,必须客观分析。第一,题材具有阶段性特征,即任何一个题材的集中使用,都不可能是无限期的;第二,题材具有周期性特征,即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修订后反复使用,也可能是换汤不换药的;第三,题材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契机;第四,题材具有策动性,可以通过点上突破,形成点、线、面的全面开花;第五,题材还具有力量的特征,有的支撑力大而持久,有的只是昙花一现。在把握了题材的这些属性之后,就可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像有些题材一旦形成,则势头较猛,但不要在形成高潮之后去跟风炒作。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题材往往福荫一批个股,如果你想顺势而为,你可以认真地研判题材的性质,并根据先期炒作的个股类别,准确地寻找尚未启动或刚刚启动的个股,伺机入市,并相机退出。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题材的使用一般发生在大盘的盘整期或上升期,那么,根据题材来炒作,还应看大盘走势,也就是要判断大势强弱、发展趋向和市况特征,以免在行情向下逆转前匆忙入市而吃套,类似那种刚起复又回的案例也是比较多的。

5.正确对待市场风险

股市风险实际上都是外在与内在的统一,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认识偏颇、不察、武断、侥幸及行为上冲动等原因。就风险形成的源流来看,有政策风险、上市公司风险、股评风险、投机风险等∶政策风险如扩容、提息、增税、禁入等;上市公司风险指业绩下降、投资失败、涉及诉讼、清算破产等造成的风险;股评风险指的是因夸大其辞、刻意鼓噪乃至造谣滋事而误导市场所造成的风险;

投机风险是指数或股价进入超值状态而积聚的风险。这几类风险中有些是可以预知的,有些则是不可控的,总体上彼此之间又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归根结底是投机风险。投资者对于市场风险的认识,首先得承认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其次,要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风险降临和形成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再次,要培养和锻炼挫折容忍力。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上市公司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为什么股价运行速度是技术之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