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玩法!这家公司专门引进失败管线做创新药,拟估值160亿登陆科创板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7-29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 “氨基财经”,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 

回收研发失败的管线,也是一门生意。

6月30日,索元生物申报科创板上市。根据招股书,“回收管线”便是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当然,回收是为了再利用。

索元生物表示,虽然药物临床失败,但通过对临床数据的仔细分析,或许可以找到获益的特定人群。基于这一人群的特征,再去寻找相应标志物,开发First-in-class产品,不仅成本低、时间短,成功率还高不少。

看起来,索元生物运气不错,目前回收的一款产品,发现了相应的标志物,目前已经处于临床三期阶段;另外,还有一款产品也找到了标志物,将要开展临床。

正是基于战略的成功,公司将目光瞄准了资本市场,准备以163亿的投后估值登陆科创板。这一估值已经超过不少科创板创新药企的市值。

那么,凭借这一另类创新模式,索元生物能够成功么?

/ 01 /另类“license in”模式

说到引进模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过去几年,因为资本市场对于创新药的追捧,让引进模式成了很多biotech的“核心竞争力“,只要买买买,不愁估值上不去。

license in模式的核心,是要引进性价比高的优质产品。不过,也有企业例外,比如索元生物。根据公司招股书介绍,索元生物的战略是:直接收购或引进后期临床试验失败管线。

看起来,索元生物更像是个废品回收站。当然,索元生物也并非做慈善,而是有着清晰的战略目标——变废为宝。

大家都知道,同一款药物,针对不同的人群效果或许会不同,这可能受身高、体重、性别等因素影响,也可能是因为基因不同。

当前开发火热的靶向药,对于特定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或许惊人,但对于普通患者就平平无奇。虽然当前靶向药物层出不穷,但说实话,医学界对于人体奥秘的探索,还只是九牛一毛。

目前医学界研究广泛的成药靶点,大概仅占人类整个细胞的30%左右,还有更多的地方是未知区域,需要探索。

索元生物需要做的,便是基于临床失败的患者,做各种条件的筛选。如果偶然发现某个特征的患者,其实对于该款药物疗效不错,就可以深入研究,看是否能够成药。

可别说,还真让索元生物找到一个“金矿”。目前,公司共有8个管线,其中2个已经找到了“标志物”。进展最快的DB102产品,甚至已经获得美国、欧洲的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DB102原本由礼来研发,是一款蛋白激酶Cβ(PKCβ)抑制剂。PKC以及相关通路,会促进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存活及增殖。

相应的,PKCβ抑制剂的作用,便是抑制该信号通路,诱导细胞死亡。但知易行难,礼来在开展了超过 60项临床研究,入组超过3000名患者后,尴尬的发现DB102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打包给了索元生物。

幸运的索元生物,意外发现了一组生物标志物DGM1。特定条件下的DGM1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32.3个月,而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22.5个月。

正是基于这一发现,索元生物开始了对DB102的进一步探索,已经在全球开展一线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2年年中揭盲。

索元生物是否真的淘到了“金矿”,答案公布日已经不远。

/ 02 /性价比玩法

关于为什么选择这一模式,索元生物倒也直白:虽然看似很LOW,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

招股书中,索元生物表示,国内创新药研发同质化严重,而且大部分产品只面对中国市场,即使上市也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的确如此。在“we too”大潮下,即便是小适应症“靶点”,也避免不了“内卷”的宿命。最为典型的就是KRAS G12C。

国内KRAS G12C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群体规模,不超过3万人,但虎视眈眈的药企却超过20家。这种情况下,商业化前景可想而知。

虽然看不上“we too”,但索元生物也不敢“妄想”First-in-class产品。

固然,First-in-class产品有着更好的商业化前景,但知易行难,从靶点确立、化合物筛选到各临床,不仅需要十余年漫长的研发过程,还要上十亿美金的投入。更何况,研发风险还不低。

相比之下,索元生物认为,公司的策略更为恰当: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成功率开发First-in-class产品。听上去,似乎没什么毛病。

“花式”玩法!这家公司专门引进失败管线做创新药,拟估值160亿登陆科创板

就低成本来说,引进失败管线价格不会太高。

作为一家引进模式为主的企业,过去三年支付的许可里程费用分别为148万元、282万元、1110万元。要知道,2019年、2020年公司分别引进了2款产品。

相比于动辄上千万美金首付款的license in,索元生物引进“废弃”管线的价格,几乎等于白送。

减少资金开销的同时,时间成本也可以节约不少。由于大部分引进产品,此前都已经经过临床一期和临床二期阶段,安全性和剂量基本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公司可以直接开展临床三期试验。

比如目前公司进展最快的DB102,就直接跳过了一、二期临床试验,节省了不少时间。

不过,这一模式是否如公司所说,具有更高的研发成功率,有待商榷。

/ 03 /战略能否持续?

对于失败的产品,海外公司也会层层筛选,毕竟投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美金。

此前备受争议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药物aducanumab,获批原因便体现了Biogen的数据分析能力。此前,Biogen开展的多个临床数据数据拉胯,不得不及时止损停止研发。

不过,在终止试验后不久,Biogen意外发现,aducanumab似乎还能抢救一下。2019年10月,Biogen在分析完实施数据得出结论,一个临床试验组显示,高剂量组展现出一定疗效,在78周时相关评分与安慰剂组相比,下降了23%。

正是基于这一发现,aducanumab力排众议,获得FDA批准上市。不仅是aducanumab,其实“伟哥”的功效,也是因为西地那非临床失败后,科学家们意外发现的“副作用”。

所以,正常情况下,即便是临床失败产品,药企也会自己严谨分析,实在看不到什么价值的情况下,才会甩手低价打包。正所谓,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已经被原研药企层层研究,索元生物只能寄希望于寻找未被发现的“生物标志物”,这可一直是精准医疗的瓶颈,并非易事。

也正因此,全球范围来看,采用这一“废物利用”模式的药企几乎没有。所以,索元生物能否好运连连,显然值得探讨。

综合来看,支撑一家药企估值的,还是在于管线。虽然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于license in有所诟病,但引进模式本身没有“原罪”,只是国内资本家与科学家们的套路太深而已。

实际上,放眼全球来看,引进模式对于药王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管线补充策略。只要价格合适,产品给力,未尝不是“增收”良策。只不过,这需要眼光而已。

从本质上来说,索元生物的研发模式,难度要比license in模式更大。虽然花费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略低,但决定公司前景的,还要靠成功率。

“独一无二的创新模式”。面对媒体,索元生物董事长罗文如是表示。

那么,这独一无二的创新模式,最终能创造多大的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长春高新急挫40%:投资者害怕什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