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下西洋”,这事能成吗?

贝壳号 | 发布于2023-03-28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一号公司”,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今年二月,宁德时代(300750.SZ)计划投资73.4亿欧元的第二座欧洲工厂,因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而陷入停滞。

然而,宁德时代的第一座欧洲工厂却很受欢迎。

在今年1月26日的投产仪式上,工厂所在的图林根州州长拉梅洛表示,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不仅将在全球产业变革中发挥核心作用,也将在德国和欧洲汽车工业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未来欧洲的知名汽车制造商都将使用来自宁德时代德国工厂的电池,这势必将加强图林根州乃至德国作为汽车基地的重要地位。它的落户已成为图林根州近几十年来获得的来自中国的最重要投资。

要知道,这座德国工厂的投资额仅为18亿欧元,第二座工厂的四分之一不到,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与第二座工厂所预计的9000人相去甚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两座工厂面临这么大的差别?

远离内卷,在新市场开凿护城河

“产能过剩”的乌云笼罩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头顶多年了。

早在2017年,中国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产能就已经超过了200GWh,装机量却只有44.5GWh。即便这些年电动车行业高速发展,带动装机量大幅提升,在2022年来到了294.5GWh,几乎是预估的3倍,但与已经扩大到545GWh的产能相比,依旧“消化不良”。

可以说,不止是宁德时代,整个中国的动力电池行业都亟需找到更大的市场消化产能。

而大洋彼岸的欧美市场,恰逢靴子落地,激荡起一片新蓝海。

2022年6月,经过16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欧盟27国环境部长就一项新的气候保护立法达成一致,自2035年起,欧盟将只允许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车上路。

宁王“下西洋”,这事能成吗?

虽然所有人都对这一趋势心知肚明,但当操纵杆真正被扳下,传统化石燃料换轨新能源,大众、奔驰等欧洲老牌车企的车轮和轨道仍旧摩擦出了激烈的火花。

作为第一家推出完全自研、生产的电池的欧洲本土公司,Northvolt可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虽然成立时间仅有五六年,就已经收获了包括宝马、大众、高盛等知名企业和机构的投资。去年刚刚实现量产,又从宝马、大众、沃尔沃等车企处获得了超过500亿元的订单,同时德国政府再次拨款1.55亿欧元用于资助Northvolt建造电池厂。

这样被寄予厚望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象征了欧洲在新能源产业的野心,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计划在2030年实现的446GWh产能,补不上眼前的窟窿。

根据预测,今年欧洲对电动车电池的需求将达到406GWh,但受制于本土电池供应链相对羸弱,可提供的产能仅有335GWh,这意味着将有16.5%的缺口。到2025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40%。

美国的情况和欧洲如出一辙。美国锂桥联盟(Li-Bridge)同样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美国对锂电池的需求预计将增长6倍以上,市场规模达到550亿美元/年。

亚洲的电池企业像开闸的湖水般涌入欧美市场,试图趁着这个青黄不接的档口站稳脚跟。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10的企业均为亚洲企业,且总体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心有不甘的表示,“法国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100%都是在亚洲生产的,我对此感到不满。”

宁王“下西洋”,这事能成吗?

同样不甘心的还有宁德时代。虽然背靠国内市场的宁德时代连续六年蝉全球联装机量冠军,但刨去国内的数据后,仅以18.9%的市场份额与松下并列第二,落后第一的LG新能源11.2个百分点。在对技术实力有绝对自信的宁德时代看来,这意味着广阔的增长空间。

事实上,确实到宁德时代把更多注意力投向更海外市场的时候了。

从去年年末的55.2万元/吨开始,锂价连续下跌,截止3月22日,电池级碳酸锂已经跌至了29万元/吨。青海一些电池级碳酸锂的出厂价,甚至下探到25万元/吨。连连下跌的锂价,将宁德时代用“锂矿返利”来绑定客户的算盘摔得粉碎。

日前,宁德时代推出了“锂矿返利”计划,这项计划的核心条款是:自今年三季度起的未来三年,车企按照实时金属价格采购电池,但年底结算时,50%(比例动态调整)的动力电池按照碳酸锂20万元/吨结算,剩余按照市价交割,差价返还车企。与此同时,车企需要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承诺给宁德时代。

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好,认为锂价将会持续下跌也好,最终“锂矿返利”在车企中引起的反响一般,逐渐连宁德时代自己也不再提起。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增长的脚步放缓,硝烟味也越来越浓。虽然宁德时代依旧占据着2022年国内装机量的榜首,但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21年的52%下降到了48.2%,在今年的前两个月更是下降到了44%。

令“宁王”的王冠蒙尘的是比亚迪。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高销量带动了弗迪电池市场份额的增长,今年前两个月,更是一举夺下了磷酸铁锂电池细分市场50%以上的份额,突破了宁德时代的封锁。

宁王“下西洋”,这事能成吗?

现在展开与比亚迪的价格竞争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虽然未来两者可能还是会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分个高下,但对当下毛利率呈下降趋势的宁德时代来说,通过布局海外工厂来降低材料及产品的运输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或许能为自身开凿出更深的护城河。

总而言之,无论是为了抢占新兴市场、消化产能,还是降本增效、逃避内卷,自古华山一条路,出海,宁德时代势在必行。

“本土化”构筑企业国际竞争力

与其说宁德时代“出海”,倒不如说宁德时代计划全球“本土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和本土化之间隐藏着这样一条逻辑:

只有能够迅速响应,甚至提前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够真正得到市场的认可。所以,研发团队必须紧跟产品,将自身本土化,去适应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思维逻辑和消费习惯。

正是出于这个逻辑,继德国之后,宁德时代将自己在欧洲的第二个落脚点,定在了匈牙利。

这个国家到底有什么魅力?

这些年,到匈牙利来投资的中国企业可能两只手已经数不过来了。作为第一个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匈牙利提供的具有可预期性的政策和营商环境,吸引来了诸如华为、联想、蔚来、比亚迪等一众高科技企业。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匈牙利承担起了联系东西方市场的责任,左手牵着试图融入欧盟内部产业分工体系的诸多中企,右手牵着对亚洲市场有兴趣的欧洲玩家。

当然,匈牙利在两个市场的交流中也收获了许多好处。今天的匈牙利拥有良好的制造业等产业配套设施和低成本高素质的人才优势,吸引来了全球20家一级汽车供应商中的14家,并且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隐隐有成为德国之外欧洲的第二个工业中心的趋势。

宁德时代选择在这儿设厂,不仅不突兀,甚至称得上众望所归,仿佛这座73.4亿欧元的新电池厂一旦落成,周围的车厂就会像装上电力心脏一般迸发出无与伦比的活力。

宁王“下西洋”,这事能成吗?

就在宁德时代宣布匈牙利投资建设电池工厂之后,梅赛德斯-奔驰也同步宣布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将为其位于德国和匈牙利的欧洲生产基地供应电池电芯,梅赛德斯-奔驰由此也将成为该工厂在初始产能规模下的首位且最大的客户。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就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完美故事。

可惜不是。

工厂还没破土,推土机和自卸卡车刚出现在田边,就遭到了当地居民的激烈反对,几百人涌上街头,甚至为此大打出手。

在当地居民眼里看起来,这个“巨无霸”是另外一番面貌——

它侵占农田,消耗当地本就紧张的水资源,留下大量污染。机械心脏一打开,里面将涌出无数的和本地人抢夺生活资源的陌生人。只有那些商人能从这个机械怪物身上获得利益,而留给本地人的,只有更高的通货膨胀和破坏殆尽的自然环境。

当地居民的敏感是有原因的。

这是一个叫“米凯尔佩尔奇”的小镇,占地36.93平方公里,只有约5300人。维基百科的开篇用这样一句话给它做了总结——Elsődleges értéke a falusias környezete,意思是“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其乡村环境”。

最让当地人骄傲的,是一种不具名的舞蹈和一棵年龄超过300岁的“千年”橡树。

自从这种舞蹈被匈牙利民族志学家安德拉斯·贝雷斯观察到,就成为了当地的文化瑰宝,甚至当地的艺术学校在民间舞蹈系专门为这种舞蹈开了一门课来避免它失传。

2009年8月15日,那天是米凯尔佩尔奇镇的镇日,全县多个乡镇的专业和业余舞者来学习这一极具特色、优美的舞蹈,甚至还给小镇留下了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322人同时参观米凯尔佩尔奇镇的特色舞蹈”。

相比之下那棵橡树就沉默多了,它仅仅是在湖边站着看人钓鱼,不知道看了多少年。植物学家说这种树叫作带蒂橡树(Quercus Robur),是该地区最古老的树,虽然它的两个大树枝以前被折断,但小镇居民在1981年以后就开始保护它了,所以目前状态很好。游客也喜欢它,拿它当骑马路线的起点。

……

不难觉察到,这是一个以旅游业和农业为基础产业的传统小镇。一旦工厂开工,赖以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荡然无存(如果工程如同规划的那样需要68个月的时间的话),甚至,噪音和污染有可能会对当地的物种多样性造成永久性破坏,围绕着旅游业开展的商业活动自然也将陷入停滞。

多久才能恢复?能不能恢复?工厂建设期间该如何生活?面对这些与生活、收入息息相关,有切肤之痛的问题,当地居民要个答案的诉求并不过分。

宁王“下西洋”,这事能成吗?

当理解到这一点以后,不仅很难去责怪当地居民对工程的阻碍,甚至对“希望工厂先暂停建设,直到把项目给供水、噪音和污染带来什么影响的可靠信息提供给民众”这样相对温和理性的声音抱有一丝感激。

然而,遗憾的是,当镇长蒂马尔召开市政厅会议,邀请宁德时代出席回答当地人的疑问时,宁德时代给他的答复是“太忙”,无法派人出席。

在记者将会议上的问题提给宁德时代后,宁德时代的发言人表示,宁德时代与镇长“定期沟通”,并一直对“当地居民的问题和担忧作出积极的回应”,同时,他还说这些担忧中许多“是假信息和误解,我们打算在未来加强与当地社区的沟通”。

事情尚在发展中。

如果要给前半段故事下个标题,将会是“制造业本土化”。这显然是成功的,宁德时代准确地找到了需求最旺盛的客户的所在地,并在第一时间收获了他们的善意。

但后半段关于“品牌本土化”的故事,就没那么好听了。宁德时代既没像抓住商业伙伴那样抓住当地居民的心,同样错过了向当地人澄清误解的契机,或许最终这个项目还是会成功推进下去,但这样的模式又能成功几次呢?

宁王“下西洋”,这事能成吗?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常常遭遇滑铁卢的,还有“规章制度本土化”问题。

2014年万达收购西班牙大厦,2016年大康牧业对澳洲畜牧业公司Kidman的股权申请,国家电网对澳电网公司Ausgrid的收购……最终都因为不符合地方法规而折戟沉沙。

TMF Group在综合了中国商务部、波士顿咨询公司、德勤近年的报告后,最终给出了中国海外并购案的总体成功率约为40%的结论。

当然,这其中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情况,但对当地法律法规调查不足,缺少体系化的投资研究团队,也是中国企业实实在在的短板。

路漫漫其修远,中国企业上下而求索

加入世贸以来的23年,是艰苦卓绝的23年,更是精彩纷呈的23年。

这23年,中国人凭着智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撕下“质量差”、“效率低”的标签,制造出了让世界为之尊重的优质产品,宁德时代最近宣布量产的“麒麟电池”,就是其中之一。

这23年,中国企业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国家都以引入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为荣。当被投资国的报道中,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被冠上如“地区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的头衔时,即便再迟钝的人,都应该得到一个讯息——时代变了。

在全球信息高速流通的今天,中国企业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随着我们参与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对我们的感知也越来越深。

除了考察当地的产业结构、经济水平之外,或许中国企业也应该考虑一下,当自己手握巨资,像天外来物般凌空落下时,到底应该如何穿透厚重的云层,与那些生活在土地上具体而微的个人建立联系。

不止宁德时代会在米凯尔佩尔奇镇遇到这个问题,只是它走在了前面。所有放眼全球的中国企业都将迎接这个挑战,并且每一个接受这个挑战的企业,都代表了中国形象从而影响着每一个后来者。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入世23年,德时代能回应新时代吗?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复制瑞幸,陆正耀很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