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疯狂扩产,没人再说“干翻特斯拉”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12-01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深潜atom”,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全球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大变革时期,一是新能源汽车正在取代传统燃油车,而且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更何况,全球已就“碳达峰碳中和”达成了共识。二是汽车正在朝着越来越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迭代,特别是当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广泛普及以后,未来的汽车在本质上是带有轮子的智能机器人特斯拉作为全球头号智能纯电动车大厂,它的一举一动往往都值得外界投以特别的目光。

乘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这股东风,特斯拉当前已经开足了马力开疆拓土。11月26日,据新京报贝壳财经,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显示,特斯拉正在对上海超级工厂项目(一期)第二阶段的产线优化项目进行环评公示。报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2亿元人民币,预计在12月动工,最快明年4月份完工。

01

上海超级工厂扩产

按照特斯拉的规划,上海超级工厂自去年10月启动整车出口业务时其总产能便达到25万辆。但随着美国本地市场需求强劲,德国柏林工厂建设滞后,同时出于全球平均成本优化考虑,特斯拉将全球出口中心由美国弗里蒙特工厂转至上海超级工厂。上海工厂每个季度生产的汽车中,上半季的产量用于出口,下半季的产量才投放中国市场。而为了同时兼顾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需求,2021年上海工厂年产能已提升至45万辆。近日,有消息人士指出,特斯拉希望上海超级工厂今年就可以实现55万辆汽车的年产目标。

特斯拉疯狂扩产,没人再说“干翻特斯拉”

等待装运出口的特斯拉

特斯拉在环评报告中表示,该项目为扩建项目,在现有新车型生产区(即上海超级工厂一期的第二阶段B段生产区域)内进行。生产车型较扩建前不发生变化,即仍维持生产Model 3和Model Y及相关衍生车型。此次产线优化项目主要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以及物流操作中心的扩建。特斯拉称,该项目将通过增加工作时长、增加员工数量、提升物料周转频次实现产能提升。据特斯拉估算,产线优化项目建成后将增加4000名员工,全厂员工数量将达到19000人。随着扩建项目完成,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年产能有望提高到100-150万辆,将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厂。

但这个产能仍是显得不够,截止到今年11月份,特斯拉累计拿到了欧洲20万台电动汽车的生产订单,而在中国更是拥有26万台订单,总计46万订单均由上海超级工厂一家承担。以中国市场为例,据特斯拉官网近日宣布,国产Model Y标准续航版车型交付时间已从此前的6~10周调整为到明年第一季度。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此番调整,不仅显示中国市场对Model Y车型的需求在增长;更加重要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日益吃紧。其次,从长期目标来看,考虑到特斯拉谋求在10年内就达成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因此,在担当产能救援重任下,特斯拉寻求中国第二工厂迫在眉睫。

11月初,陶琳对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选址的回应引发外界热议,在回应中,陶琳只是否认了地点不实,却没有辟谣第二工厂的事情。一方面,上海超级工厂投产至今,其生产的电动汽车国产化率已接近100%。围绕上海超级工厂,特斯拉已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相对完善的供应链布局,若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工厂复制上海工厂的建厂方式,依托现有供应链,第二工厂的建厂效率或可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市场需求在提升。今年1-10月,特斯拉在中国累计销量约21.8万辆,同比增长约137.3%。此外,如果特斯拉定位为挑战大众、丰田的汽车品牌,那么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座工厂早晚都是要建的。

特斯拉疯狂扩产,没人再说“干翻特斯拉”

陶琳微博截图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王显斌认为,特斯拉第二工厂选址的逻辑大概有三点,一是选址城市所处区域的汽车产业要发达,已形成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配套优势明显,有力量推进100%国产化零部件配置;二是靠近港口,便于国产车型出口海外,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市场;三是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较大,在土地、信贷资金、政府审批等相关领域要类似于上海临港工厂设厂的条件。

02

带动者特斯拉

中汽协副秘长陈士华曾表示,2021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300万辆,在中国汽车业发展历史上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拐点。从2021年上海车展到刚落幕的广州车展,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分水岭,主要包括三方面变化:其一是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其二电动化趋势加速,其三智能驾驶商业化应用。

作为年内最后一个A级车展,广州车展素有“中国汽车市场风向标”之称,不仅可以观察出来年汽车市场会有哪些新的趋势,还可以窥见汽车产业革命的端倪。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此次广州车展共展出新能源车241辆,相比上一届的142辆增加了70%。原本动作稍显落后的外资车企如奔驰、宝马、奥迪也开始表现出加码抢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决心,集中发布新能源汽车产品,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外资品牌新能源展车达88辆,占展出新能源汽车总数的近四成。外资品牌新能源汽车集中发布,不仅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数量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同时外资品牌争相加入,也预示着将打破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本土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必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特斯拉仍然是所有想在新能源市场一展身手车企面前的一座山峰。

特斯拉疯狂扩产,没人再说“干翻特斯拉”

图源:Pexels

不过,对国内电动汽车市场而言,特斯拉并非全是“噩耗”。

其一,特斯拉从来就不是完美的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一直都有软肋。产能永远跟不上销量为人诟病,“最好的服务就是不需要服务”的售后模式也并不值得标榜。

更何况,马斯克的个人风格深深地刻在了特斯拉的基因里,相比于代步车,特斯拉的产品更像是对前沿科技的探索,探索意味着未知,未知意味着不稳定。

其二,这个行业里,永远没人可以独占市场,任何一家企业做好自己都有出头之日。

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们在同时做同样的事情:扩展市场。不仅仅是拓展自家产品的市场,还有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

更何况,国产新势力的创始人和员工中,有不少是受了特斯拉的启发才进入互联网造车行业。他们与特斯拉贴身肉搏,但也必须要承认,特斯拉开辟了这个市场,也让投资者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潜力。

2020年,蔚来汽车在4月拿到70亿融资后,又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等六家银行的104亿元综合授信;理想在6月初完成美团领投的5.5亿美元D轮融资,并宣布IPO;小鹏也紧随其后,在7月完成C+轮融资后开启IPO。

此外,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将Model 3/Y 入门款打到30万价格以内,所实现的客观结果必然是目标人群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向下跨越,等于是主动让出了部分高端市场。

特斯拉用了几年时间所做的市场教育,以及在产能难以跟上的部分空白中,给其他企业留出足够多的增长空间,只要产品站得住。

12月的第一天,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放出“红通通”的海报,不仅是销量数据连创新高,也有资本市场为新能源车的“热潮”投入真金白银。越是这个狂欢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冷静思考,特斯拉领先在哪儿?

我们常说,汽车产业革命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特斯拉一开始就是奔着“下半场”而来。电脑与手机行业发展路径带来的经验,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中信证券在11月初发布的研报认为: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将成为拉开用户体验差距的主要因素,高端汽车代码量可达1亿行,复杂程度高于PC和智能手机,且代码量预计仍将快速增长。

特斯拉最先进的地方在于,划时代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OTA。特斯拉的思路,是以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基础,将电动系统作为外设挂在计算机上,从而实现软件操控汽车,彻底解决驾驶的智能化问题。

按照博世提出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进化层级,特斯拉目前至少已经处于车载电脑阶段,而绝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现在还处于基础的从模块化到集成化阶段。

特斯拉疯狂扩产,没人再说“干翻特斯拉”

博世提出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进化层级

不管是“鲶鱼”还是“鲨鱼”,中国车企在与特斯拉的近战中迅速崛起。特斯拉的销量依旧领先,但失去了绝对统治地位。自主车企开始全力下场,互联网企业加快步伐,大浪淘沙后的造车新势力褪去浮华,产业格局未来如何,犹未可知,在“混沌”的时代,这就是所有车企的机遇。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快手电商掉线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