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投资,你也可以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11-28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持有封基”,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去年开始就答应了出版社写第三本书,主要是写给不是把投资当作自己主业的业余投资者的。因为目前出版的投资类的书,太多的是写给专业投资者了,我一直想写一本给普通投资者的,不用那么复杂的去看K线,不用那么繁琐的去阅读上市公司的财报,一样可以取得满意的回报。因为我自己也没有去大量的看过K线,也没去大量的阅读财报,我可以,相信很多人也可以。以后我还会把一些本书的章节发表以听取大家的意见。

有人说,世界上的很多创造发明都是懒人推动的。原始人类懒于每天外出找食物,于是就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懒于走路,于是就驯服了马;到了现代社会的很多创造发明更是如此。懒于手工洗衣服,于是就发明了洗衣机,懒于去现场看演出听音乐,于是就发明了磁带、CD、录像等等。这些创造发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达到了同样的结果,而使得过程更加简洁高效。

我自己退休了,有了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投资和股市,但广大的上班族遇到的问题是,一方面在职场上正处于打拼阶段,要升职、要加薪,要付出大量时间的努力;在生活上结婚买房养孩子又是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存银行拿着微薄的利息又不甘心,买股票、基金,3000多只股票,5000多只基金,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选择什么股票和基金是一个大问题。即使选对了,每天的涨涨跌跌,天上地上,国内国外,成千上万的资讯,红红绿绿的K线,无一不是影响着我们的股票和基金,对上班族来说,时间上根本不允许像专业投资者那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再去研究这些,再说即使有时间,投资也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也不是每个人能精通其中的道理的。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我们在一年里尽可能少的操作,譬如说一个月一次,甚至一年一次,也能获得相对满意的收益,满足我们上班族“懒人”投资的需求呢?

在我动笔写第三本书的时候,我想给上班族写的是这样一本书。不需要为了投资去关心每天世界上发生的成千上万的资讯,红红绿绿的K线;不需要去阅读汗牛充栋的财报,最多只需要一个月做一次操作,一年做一次决策,平时最多就是无脑打新,开板的新股、公告的强赎的可转债卖出。

巴菲特曾经说过:“一个投资者要有一个规划一生投资的卡片图,上面正好留有20个打孔位。每做一次投资,就打一个孔,孔打完了,一生的投资也完成了。”按照巴菲特的说法,也就是2年左右做一次投资。我们可能做不到2年做一次,但一个月做一次投资还是可以达到的。

那么,这样的懒人投资,实际上是否可行呢?如果你选择了沪深300指数,那么从2004年12月31日的1000点开始,截止到2021年11月26日,近17年年化收益率大概9.80%;但如果你选择的是食品指数,那么同期的年化收益率将是21.25%,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的选择,事前我们是否能通过简单的选择,跑赢同期的沪深300指数?而且回撤还要少。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件事前好比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很难实现。我先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从2006年年底开始投资的,在2007-2014这8年时间,我当时还在上班,工作很忙,都是采用简单的投资方法,这8年实际的年化收益率是28.12%,同期沪深300指数年化是7.10%,跑赢21.02%。而从2015到现在的近7年,实际年化收益率才18.66%,同期沪深300是4.73%,跑赢13.94%。不管是绝对收益率还是相对收益率,都是退休前跑赢了退休后,按理说退休后有足够的时间,而且经验更加丰富,但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市场更加复杂,资金量更大而操作困难,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过多的操作导致的。

就拿最近我在操作的可转债多因子轮动策略,11月份如果除了博彦转债强赎月初换了伟20转债操作了一次什么都没操作,这个月的收益率近14%,其他几个账户操作了多次,也并没有增加什么收益,绝大部分操作都是无效的。

如果一年只能打一个孔,势必要放弃很多东西,关键是我们放弃哪些?保留哪些?才能在投资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我们上班族的工作和生活上,我们在本书接下来就是要讨论如何把握好这一年一次的选择机会,找到散户优势的地方去打好孔。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前置相机是手机最没人重视的功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