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集采策即将落地,两百亿市场将迎巨变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8-25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 “氨基财经”,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

集采的矛头,最终还是指向了胰岛素。

8月18日,一份《国家组织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广为流传。文件显示,9月将启动胰岛素集采相关工作,2022年初正式执行。

这意味着,规模高达200亿的胰岛素市场,发展轨迹或由此改变。

此前,国信证券曾测算,2019年国内胰岛素市场规模为209亿元,2025年这个数字将增至344亿元。如今,随着集采的降临,胰岛素市场规模能否继续增长,显然充满了未知数。

不过,与此前集采不同的是,这对于国内玩家或许是个“好消息”。

一直以来,国内市场维持着3+3的格局,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三大跨国药企占据国内超70%胰岛素市场,剩余30%市场则由国内甘李制药、通化东宝、联邦制药瓜分。

不少人认为,集采是国产胰岛素替代进口胰岛素的契机。那么,集采的到来,究竟会对胰岛素市场对来何种影响?国内药企又能否实现“以价换量”最终受益?

/ 01 /胰岛素集采,该来的总会来

随着化药药品完成应采尽采的目标后,生物制剂的集采也如约而至。

此前由于生物制剂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可能导致中标后产能供应不足,且生物类似药难以完全达到原研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使得生物制剂集采一直未落地。

而胰岛素做为生物制剂中最为成熟的品类,顺理成章成了探究生物制剂集采的突破口。

首先,胰岛素有着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不过这两种糖尿病都无法自愈,需要终身用药。根据糖尿病防治指南,1型糖尿病须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其他方式无法控制病情后,胰岛素则成为唯一治疗方式。

据IDF公布的数据,2019年国内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16亿人,其中使用胰岛素患者占比25%。预测到204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51亿人,其中使用胰岛素患者占比将增加到28%。

据国信证券测算,2019年胰岛素市场规模208.9亿人民币。持续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费用,对患者和医保部门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其次,目前胰岛素的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稳定。胰岛素应用于临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经历了三代里程碑式的更替。目前应用较广第二代、第三代胰岛素,均已经应用数十年,生产技术已经极其成熟,工艺差距不大,且入局者都不少。

可以看到,第二代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于20世纪80年代登场。其通过基因工程,将人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或酵母粉等工具中表达。

目前典型的二代胰岛素有重组人胰岛素、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等。布局厂商主要有诺和诺德、礼来、通化东宝、联邦制药、天麦生物等。

第三代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于20世纪90年代末诞生,沿用至今。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对人胰岛素进行分子级别改造,使得重组胰岛素能够更好模拟人体分泌胰岛素的模式,安全性优于第二代胰岛素。

其代表药物为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布局厂商主要有诺和诺德、赛诺菲、甘李药业、联邦制药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胰岛素集采顺势而生。

/ 02 /难以避免的“撕杀”场面

那么,集采将会对胰岛素药企带来何种影响?降价在所难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竞价规则来感受一般。

意见稿指出,将根据胰岛素报价对企业进行分类。报价较低的半数企业为A类企业,末位中选企业为C类企业,剩余则为B类企业。

不同的分级决定了企业有可能获得的最大带量。

基础量方面,报价最低的企业将可按医疗机构报量100%带量。剩余A类、B类企业则按报量80%带量,C类企业按报量50%带量。

在基础量方面A、B类企业相差并不太远,差异主要在增量部分。

A类企业将获得C类企业报量的30%,未中选企业报量的80%将在医疗机构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由A、B类企业瓜分,且A类企业获分增量应大于B类企业。

也就意味着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价格,价格越低所获带量的份额就可能越大。这也意味着,此前药企“撕杀”的场面,在胰岛素集采中也会出现。

不过,结局是否也会同样惨烈,并不能轻易下结论。因为,最低的价格,并不保证可以换来最多的“量”。

一方面,意见稿规定医疗机构在报量的基础上再进行“带量”。这也就是说,医疗机构在带量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极大的话语权,可以自行报量,在增量部分,也可进行自主选择。

关于这一点你可以这样理解,假设虽然A、B企业在基础量方面都获得了80%的带量,但由于B类企业在医疗机构中有较大市场,医疗机构对其报量较多,那么B类企业仍可能获得比A类企业更多的带量。

之所以给与医疗机构话语权的原因之一在于胰岛素的特殊性。胰岛素换药之后会出现不良反应,所以短期内如果大量换药无疑会增加医院的压力。

另一方面,文件还规定,当医疗机构选量超过企业产能的50%时,该产品不再可选。

胰岛素对患者来说属于救命药,且其生产工艺决定了其产能有限,所以保证其稳定供应是极为重要的。文件通过控制报量和产能的比例,使企业可稳定进行胰岛素供应。

这也提醒药企,想要更多带量的前提是拥有更高的产能。

/ 03 /集采硬币的两面

凡事有利必有弊,集采也不例外。集采这枚硬币的背面,对于国内玩家来说,也不完全是“负面”。毕竟,对于国产玩家来说,集采可能实现“以价换量”。

凭借先发优势,海外巨头一直占据国内胰岛素市场主要地位。当前,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占据超70%份额,国产份额不足30%。

通过集采,国产胰岛素价格优势充分发挥,因此国产替代的步伐在此影响下可能会迈的更快。

在价格战方面,国内药企一直不犯怵。实际上,国内胰岛素的价格,定价之初就低于进口药物的20%到30%左右。

以甘精胰岛素为例,外资药企对赛诺菲定价172.9元,而国产通化东宝为140元,外资产品价格比国内产品高20%左右。眼下,有了通过价格战获取市场的机会,国内药企必然不会放过。

当然,最终结果如何,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虽然对于国外药企来说面临着成本、进口关税等限制,所以降幅空间有限。但不降价的话,医保局如此大的盘子,为期两年的合同,任谁也舍不得轻易放弃。

也不排除有外资企业为保住现有份额,降价力度比国产还狠的情况出现。此前在化药集采中,也不是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鹿死谁手。

降价不可避免,那么国内药企能否通过“以价换量”的形式,保证胰岛素业务收入不下滑、甚至增长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上半年日销过亿收入体量大于两个李宁,安踏的半年报有点意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