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晨峰资本白晓帆:Airtasker上市证明非标准化服务空间巨大,「中国资本」渐成活跃力量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7-30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 “IPO早知道”,作者“罗宾”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

访谈|晨峰资本白晓帆:Airtasker上市证明非标准化服务空间巨大,「中国资本」渐成活跃力量

中国资本投资于海外的增速在放缓,但质量在提高。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罗宾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诞生于澳洲的劳动力服务共享平台Airtasker于当地时间3月23日在澳交所(ASX)上市,当日市值达到4亿澳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周五收盘市值接近7亿澳元,35亿人民币。以平台的服务提供者数量计,2020年Airtasker已成为澳大利亚市场最大的服务类交易平台。 

Airtasker的早期投资人之一晨峰资本(MorningCrest Capital,下称“晨峰”)是一家跨境资产管理公司,自2015年开始投资Airtasker直到上市,IPO早知道近期独家对话了晨峰资本执行合伙人白晓帆,他分享了为何看好Airtasker赛道,以及他对跨境一级、二级市场投资的思考。 

晨峰目前只专注于能力圈内的投资机会,再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因此目前已投资项目不超过20个,前5大项目投资金额占了总投资金额的90%以上。对于被投企业,晨峰都会深度参与公司的后续决策。 

由于对所投资赛道的深耕,晨峰对一、二级市场联动有清晰的理解。白晓帆表示,晨峰管理的长线资金使其没有太多时间限制(比如7年或9年要退出),如果被投企业上市后增长和盈利质量仍然优秀,晨峰还会长期持有,为投资者带来最高性价比的回报。 

访谈|晨峰资本白晓帆:Airtasker上市证明非标准化服务空间巨大,「中国资本」渐成活跃力量

白晓帆(来源:晨峰资本) 

以下访谈内容(有删节): 

Q:《IPO早知道》 

A:白晓帆 晨峰资本执行合伙人 

Q:如何理解晨峰资本的投资模式,与传统的VC/PE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A:应该说晨峰资本是一家比较特殊的投资机构,我们会专注于我们熟悉的数量不多的若干个领域,例如线上服务类平台、地产科技和金融科技,目前约20个投资组合中的项目基本也都来自于这三个赛道。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在比较好的行业里寻找好公司,不会关注或者押注所谓的风口。 

我们的投资模式和其他一些传统的VC/PE相比可能会更加集中。我们的投资理念最重要的一点是发现并了解自己的能力圈,然后在现有的能力圈深耕。所以在能力圈以外的行业我们不看。在能力圈范围内的机会,我们一旦决定投资,一般都会在后续的每一轮都跟投甚至加注。我们的5大项目投资金额占了总投资金额的90%以上,运气比较好的是我们重仓的公司最后结果不错。 

我们还同时拥有中国视角和海外项目资源。在传统的跨境投资邻域,海外成熟的项目或者技术嫁接应用在中国市场,是最常规的套路。晨峰过去也帮助不少海外项目尝试落地中国。但除此以外,中国对于互联网的理解和应用是走在世界前沿的,晨峰把自己在中国的体会和经验也输出给了海外的被投项目,帮助海外的项目更好地融入互联网生态链。 

Q:晨峰资本的资金端和资产端是如何形成的?

A:资金这一块更多是中国的超高净值人群或家族办公室,投资人数量很少,但是期限非常长。 

资产端来源主要是自己的团队去sourcing(发现项目),也会和一些理念风格或关注的赛道相近的机构合作分享项目来源。正因为晨峰在特定赛道的钻研和深入,一些特定来源的项目也会主动来接洽。 

Q:如何理解晨峰资本在海外项目投资和资产管理中的竞争优势?这一优势在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体现分别是什么? 

A:竞争优势谈不上,我们更大的特点还是比较专注,时间看得更长,动作更快,参与得更深吧。我们的投资者属性使得我们不用担心用多久去把基金的钱花完,而是真正有了我们看中的项目,资金很快就能到位。投出去以后也没有7年、9年之类的限制,如果公司上市后增长和盈利质量仍然优秀,那么我们将一直持有下去。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投资者最高性价比的回报,对于99%的优秀的公司来讲,上市只是第一步。 

晨峰的合伙人之间的互补和协同也使晨峰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首先三位合伙人都有丰富的海外履历,对海外项目的理解、对海外市场的关注、对海外风险的认知都有独到的一面。三位合伙人既有上市公司实控人(企业管理者)的经经历,也有二级市场投研的经历,对一、二级市场的联动和商业模式有清晰的分析;还有海外投资银行背景,对整合资源有着很强的能力。 

Q:对于刚刚上市的项目Airtasker,晨峰资本此前在投资这一项目时的逻辑是什么? 

A:接触Airtasker的时候我们非常兴奋,它的市场非常大。所有国家的人力市场都是那个国家最大的市场。我们对澳大利亚也非常熟悉,Airtasker可以解决一个很大的痛点。互联网第一波机会是Yahoo、新浪之类的门户,第二波崛起涉及到了交易但是是商品的交易,淘宝亚马逊等也都是从标准化的产品(书籍、电器)逐渐做大品类。 

从全球范围内来说,并没有一个全品类的服务类的交易平台,因为难做。很多服务是很难标准化的,但是这些长尾的服务加在一起体量惊人。Airtasker在澳大利亚的成功也许从单一市场市占率的角度是全球最高的,而且还在不断地提高。我们坚定地看好这个行业和Airtasker本身。当然也有对项目创始人Tim的信任和认可。无论从工作的努力程度还是思维逻辑的敏锐程度,Tim都做得很优秀。 

Q:相比于海外提供外卖、打车等服务的平台,Airtasker这类灵活用工平台商业模式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A:Airtasker是给更多的人提供平台,能够用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它是通过交易佣金来盈利,对于能力强(比如好评数量高)的提供服务的用户,买方可能愿意为之支付更高的交易金额,Airtasker获得的佣金也越高。外卖、打车等更加标准化的服务平台利润来源为订单额和提供服务的人力成本之间的差价。 

另外Airtasker有“自我进化”的能力,它会随着外界的变化、突发状况产生各种服务的需求,带来交易的可能,因此反应会更快。所以它的非标准化服务交易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Q:在选择赛道或标的资产时,晨峰资本目前以及未来一个阶段的主线是什么? 

A:刚才也提到,我们非常看好服务交易平台,价值非常高也解决很多人切身的痛点。现在这个社会往往是商品过剩,好的商品也过剩,但服务稀缺,好的服务体验更加稀缺。我们在服务交易领域取得了不少有用的经验,对于这个赛道看得比较深,对于众多国家不同的服务交易平台也持续跟踪和研究。我们的判断是未来5-10年,每个国家的这个赛道一定会出现服务交易平台的巨头,也不排除是一个跨国家的巨头。这会是我们的一条主线。 

Q:晨峰在中国和海外市场投资的项目,通常处于哪一阶段? 

A:我们不太局限于融资阶段,有的项目投的很早期,比如Airtasker。Pre-IPO项目也有,但总体还是会往前靠。我们希望能够尽早参与并贡献出我们的经验和资源来一起帮助企业去成长。 

Q:如何理解“中外时光机”这一概念? 

A:我们的理解不一定全面。主要是每个国家和行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需要遵循。如果能从现代穿越到古代,那么头脑里的认知和信息就非常有价值。中国原来处于一个追赶阶段,远远落后,很快的追赶,到现在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处在世界的前列,甚至是顶尖的水准。这在投资圈特别是科技投资、VC投资圈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这一点上,我们非常幸运地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很多领域已经弯道超车了。 

我们处于一个可以借鉴很多中国经验的节点,这些中国经验是我们第一手的体验。当然,如果傲慢的认为在中国成立的商业模式或技术照搬去国外就一定能成功,也会吃大亏。很多国外的公司在中国就吃过大亏,没有成功。就像现代人回到古代确实懂得很多现代的知识理念,但在人情往来、礼仪规范上可能导致我们处处碰壁,更有甚者不会砍柴生火打猎,可能会活活饿死。还是要深入了解被投公司所在的市场的特性,了解发展条件和痛点到底是什么。 

Q:如何理解中国资本在投资海外项目目前所处的阶段,有哪些新的机会?传统的挑战包括哪些? 

A:我们的认知不一定对,但目前的阶段有点微妙。在疫情之前有一个蜜月期,不管是资本出海的意愿还是宏观政策方面,都使得从纯资本到产业资本出海都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上升。最近2-3年,形势变化比较快,增量速度应该是放缓了,但是质量反而提高了。很多仓促、盲目的投资减少了。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质量很高的投资,投资回报也非常的优秀,有的甚至比国内的明星项目还要高。过去的中国资本更多的是看重海外的实体资产,比如地产领域。但是在早期的投资阶段,也没有取得“划算”的收益。 

现在经过10年的洗礼,整体来说,中国资本在全球的投资领域更加分散,投资逻辑更加缜密,参与的投资团队更加有国际视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初步放开,目前看,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只是走出了一小步,后续会有更多的国际交流。 

Q:海外公司对于中国资本的认知目前处于怎样的状态? 

A:应该说还是比之前提高了很多,特别是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中国的知名企业家、风投机构在海外的知名度非常高了,Jack Ma和Elon Musk的知名度应该不分伯仲。腾讯、阿里和一些中国风投公司在海外公司眼里已经是非常受欢迎的投资方。我相信这是一个过程,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企业也会不断地壮大,资本也一样。随着一个个成功的案例的出现,海外公司对于中国资本的加持肯定是越来越欢迎。 

举个小小的例子,Airtasker的成功也使很多在类似赛道里创业的全球各地的海外公司主动找上了我们。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过程。过去海外的项目认为中国投资者“钱多人傻”,往往是俯视的态度来面对中国资本。但随着BAT为代表的优秀中国企业走出去,现在海外项目已经视中国资本为一个活跃的力量,会认真审视和对待中国资本。这种相互尊重的态度,也是合作的基础。 

Q:疫情改变了哪些事情?

A:从服务类交易平台这个赛道来看,全球惊人的相似,它的接受度和普及度大大的提升了。不管是从平台能够提供的广度,深度,安全性和筛选性来讲,平台的优势很大。线上选择这个过程体验比线下好太多了,效率高,质量高。 

我们看到只要不是全城封锁,全球服务类交易平台的规模都在创新高。2020年整体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是历史新高,而且这是一个被疫情造成封锁而压制以后的新高。如果2021年开始,全城封锁不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那么服务交易平台的交易量会非常快的增长,这也是我们在未来几年会继续在这个领域聚焦的理由之一。 

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看,针对疫情,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洪水漫观,流动性肆虐。无论是二级市场的不断新高还是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热度,都更进一步。但是我们觉得未来的1-2年,是真正“去伪存真”的考验,只有真的能创造现金流和证明规模效应的商业模式和初创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访谈|光速中国高健凯:从脑科学到生物基,风险投资要投向时代变化的尖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