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创投梁颕宇对话6家上市公司:医疗健康企业的上市地该如何选择?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7-26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 “IPO早知道”,作者“Stone Jin”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

启明创投梁颕宇对话6家上市公司:医疗健康企业的上市地该如何选择?

IPO也不是终点。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以“行则无止” 为主题的2021启明创投第十二届人民币基金年会投资人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至今,启明创投已收获16个IPO,其中包括12个医疗健康企业。 

在本次峰会上,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与甘李药业首席执行官都凯、加科思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印祥、神州细胞董事长谢良志、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陈一友、康乃德生物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潘武宾、康希诺生物首席财务官王靖6位嘉宾围绕《IPO大年2020,明星企业的启示与展望》的话题展开交流,这六家企业均在2020年完成IPO。 

以下系经精编整理的对话节选: 

梁颕宇:你们认为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上市地? 

都凯:甘李药业在A股主板成功上市,我们当时的选择主要有两点,一是在A股主板上市,对企业在国内的知名度、影响力有一定的助力;另外,早期相关费用相对低一些。 

对希望增加国际化影响力的企业而言,可能A+H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王印祥:上市地的选择,实际上各有利弊。我做了两家上市公司,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未盈利的早期的生物医药创新公司,在香港上市更有优势。香港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我发现IPO阶段真正投资加科思的以美元基金为主,华尔街的投资人更多,在中国面对面接触的中资机构的投资反而很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我感觉中资基金目前投资早期项目的经历、经验不够充分,中资基金更擅长投资后期的项目,能看懂。在香港上市,能接触到华尔街的投资者,我认为这是在香港上市的优势。 

谢良志:香港市场、美国市场、A股市场,各有利弊,大家考虑的点无非就是几方面。 

第一,你的信用和股权结构,股东的诉求和意愿,如果你的主要股东都是美元基金,他可能希望你到境外去。 

第二,未来的投资人,香港的投资人,以及美元基金,他们对创新药的认知、偏好更强一点,境内的投资人可能还是更趋向于看财务指标,太新的东西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当时也是认为香港可能更适合我们,但是我们主要股东都在国内,而且当时大家觉得好像科创板估值会比较不错,大家会比较追求创新的企业。 

还有企业考虑的一点,除了IPO以外,未来再融资的时候,你的诉求怎么样,在香港和内地市场企业未来的流动性会怎么样,这个是要考虑的,IPO不是终点,有一些企业说我未来不需要再融资了,这个情况下哪个地方给你高估值可以作为主要考虑 

最后一点,很多人会考虑创始人未来或者团队退出在哪个地方更好。我们不考虑这个点,不是主要诉求。每个企业可能都不一样,不是说A股一定适合每个企业,每个企业不同阶段可能也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在A股上市了,未来不排除在适当的阶段,我们也可能考虑到港股去二次上市。 

陈一友:上市地的选择主要看企业的发展思路。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目前的业务都是集中在境内,但公司从来没有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设限。 

基于这一点,我们决定把公司的架构搬到境外。有两个选择,一是纳斯达克,一是港股,正好我们也赶上18A窗口开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跟我们交流很多的分析师,不管是香港基金的分析师,还是华尔街的基金分析师,他们分析亚洲市场的分析师,绝大多数还是在香港,虽然总部可能在纽约或者在波士顿。对于我们来说,既然能够懂得我们的分析师,都是在香港或者上海,选择香港这个上市,沟通成本更加低。他们也更能够听懂我们在中国发展的策略,所以最后我们选择到香港上市。 

潘武宾:我赞同前面几位的观点:

第一、上市不是一个终点,尤其对于我们做药的企业更是这样;

第二、上市地(投行)有懂得公司价值及潜力的分析师非常重要 

在2018年18A之后还有了科创板,现在创业板也放开,都对没有盈利的创新企业在有了这样一个上市的通道。之前确实没有这样的机会,更没有什么选择。

康乃德2021年3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我们考虑纳斯达克的时候主要两个因素。 

第一点,创办公司时我们就制定了产品开发全球市场定位策略。因为我们觉得在创新药这个领域只做中国市场的产品,很难维系高成本、长周期的投入,这一点我和印祥博士等之前交流过,大家的观点是一致的。 

另外,选择纳斯达克是希望上市整个过程能比较简单、直接,不想花太多精力在这方面。 

纳斯达克只是第一步,今后的关键还在于公司能推出高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的产品,把这些做好了,公司的价值、市场的潜力也会释放出来的。 

王靖:我们2019年3月在香港18A上市,第7家;我们2020年8月在科创板上市,也是第五套标准的第7家。我首先谈一下康希诺生物为什么会做先H后A: 

第一、我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我们一直以来都要做一家根植于中国的全球疫苗企业。我们知道疫苗与公共卫生有非常大的关系。这次疫情会让大家理解得更深刻。我们当时坚持不翻红筹,不去美国,一定要以H股的形式去香港上市。因为未来我们一定要回来。 

两次上市下来以后,最大的感受是两个资本市场教给我们非常不一样的经历。首先,大家要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知,上市真的就是一切的开始。通过两次上市能把一个企业,包括企业家的战略、组织、人性和竞争格局理解透彻,是很好的锤炼过程。 

在我们来看,两次上市的结果,绝对不仅限于上了市,以及两次上市募集了几十亿的资金。 

我觉得对于企业而言,(上市)最大的价值是对于企业家的磨炼,是对于把你置身一个独立的、公开市场的情况下,面对来自四面八方、全球数以千计的投资人的时候,当所有竞争对手对你虎视眈眈的时候,怎么能很好地把所有战略及时、准确地执行下去,这个过程其实是对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家的磨炼,让他们未来能够在大风大浪中独当一面。 

我始终觉得IPO的整个过程,可能比募集到的资金更加重要。 

大家都说你们两年做了两次上市可能很不容易,直到新冠疫情来了,我们才发现原来两年做两次上市,只是企业的热身。在研发新冠疫苗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要远远超过两次上市所带来的。 

今天研发新冠疫苗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远远超过两次上市所带来的,我们也非常感激前面这两次上市对于我们意志上的磨炼。 

当然,两次上市的资金筹措也确实为我们在新冠疫情下实现快速开发、快速扩大产能,注入了非常强的血液和竞争力。 

在两个资本市场上市对于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大的一个锻炼的过程,上市真的是一个起点。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不要怕上市,来得越早越好,因为你会早早经受这种磨炼。 

最后还有一个小的建议,估值真的不是越高越好,股东的选择,对于长远策略的定位,对于企业家价值观的认可,比估值要重要得多

梁颕宇:作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生物科技公司,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究竟如何? 

都凯: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我们也能看到现在中国在医药板块的资本是非常活跃的。资本对科技创新、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中国的资本活跃程度不亚于发达国家。 

第二点,我们的人才越来越多,包括甘李药业的创始人都是80年代去美国留学回来的,所以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是非常充裕的。 

第三点,中国的实力在全球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本身一是能自给自足,同时中国实力越来越强,能在国际供应链中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在中国做新药研发,最大的短板,最开始就是数据,我们的临床数据还有研发数据,不太受其他国家认可。现在随着中国加入ICH,加入国际组织,数据也逐渐得到认可。 

同时,中国的产品质量,因为我们在国际上和几家主要跨国公司竞争,包括印度公司,中国的质量是普遍受到认可,尤其是高于印度。 

所以,通过创新和保证质量,通过中国人的勤劳,包括扩展到全世界的销售网络,医药板块的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会越来越强。 

王印祥:首先在资本方面,2008年之前我感觉基本上没有VC,投资医药的先行者主要来自其它领域,启明创投是中国起步比较早的VC。

另外,我有一个最大的感受是生态环境,创新药生态环境的变化,这对促进中国公司走向国际帮助特别大。 

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让我们有机会把海外授权交易(out licensing deal)做成真正符合国际标准的交易,原来中国的公司对外项目转让的金额很小,现在很多中国公司在做全球布局,像加科思在研的小分子抗肿瘤药SHP2抑制剂的对外授权交易,加科思将从合作伙伴收到8.55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加科思保留中国市场权益,并且未来还能从国际市场销售额中获得百分之十几的销售分成,这基本上属于标准的国际交易结构。 

第三,人才方面的确是变化很大。2003年、2004年的时候,跟美国、欧洲在人才竞争方面没有任何的竞争力,薪资差距非常大;现在北京、上海的中高端人才的工资已经超过波士顿了。不到20年的时间,两地人才市场出现大反转。 

从以上三点来看,中国的企业这几年慢慢有资本的支持,从人才、从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得到改善,中国的企业才有可能逐步的开始在某些细分领域参与全球竞争。 

当然参与全面的全球竞争还有距离,但是有一些细分领域,有一些公司这几年改善很大。比如加科思,我们在立项的时候,不是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现在必须要做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项目。在项目进行海外授权的过程当中,除了项目有坚实的科学基础,还不能有同质化的竞争,项目要做到全球前三,如果不满足这三个条件,跟他们谈基本上没太多机会。 

如果想获得全球市场份额,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我们不可能在全球布局销售网络,目前还得靠专利授权给全球知名的跨国药企,然后来赚取全球的市场份额。 

谢良志: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冷静思考,医药行业跟别的行业是不一样的,尽管我们国家现在可能有个别企业在个别领域,在技术和产品上得到了跨国公司的一些认可,但我们的整体水平跟欧美发达国家典型的制药企业,最起码还有20年至30年的差距。 

销售、临床等等规范,在个别技术领域,确实中国人聪明,从海外回来这么多人,这得益于我们国家这几年政府和资本的支持,还有就是过去10年医保每年实际的投资的增长,我们人口的基数,经济的发展,这是大的市场推动的因素,所以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企业还有本土的优势,资本市场给了我们这些企业一个阶段性溢价的机会。 

但不表示我们的企业真的有那么高的水平,所以未来还要看哪个企业真正能在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能有技术优势,能真正跟国外公司去全面竞争,当然这个说的是一个清醒的认识,咱们未来还是有很多很多的机会。 

首先咱们国家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尤其是现在资本的支持,确实会推动很多原来可能生存不下来的企业,未来我们有机会能成为跨国制药公司,能在国际上进入前10名,前20名,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公司是有这样的机会的。 

当然,现在资本市场还是有很多负面的信息,如果我们不理性,无论是资本、企业家、政府,我们过度地催生这个行业,最后会形成人才、资本、临床资源市场的恶性竞争;所以大家还真的需要冷静地思考,我们到底该不该创业,该从哪个方向发展,不是拿到钱了以后一定就能成为一个国际公司,一定是有前途、有未来的公司。 

这个行业真的最终要看本事,靠积累,我们跟跨国公司还得好好学习它们在很多方面的经验,好好总结,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有在技术上有独特优势跟长远发展的企业,利用我们中国的资本、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成本优势,把中国市场做好,然后再到国际上去占领国际的市场,跟国际竞争,不是仅仅说我们把好产品给别人了。 

我们有信心,中国的企业会走出去的。 

陈一友:中国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向国际大制药公司和顶尖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学习,所以我们现在还处在一个追赶的过程,所以千万不要自得其乐,不要被暂时的顺境冲昏了头脑。 

第二点,我认为,如果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在度过了早期的生存危机之后,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一定要面对迟早会到来的更加猛烈的竞争

潘武宾:过去20年我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差距还是很大,挑战还是很大。目前大家都享受着一个上市潮的盛宴,我们要冷静下来认识到:上市仅仅是开始,做药企业的成功也都是二八原则,每个行业都是一样,跟美国一样,跟国际公司一样。 

所以最后能够怎么样走出来,成为20%,既要给社会,给患者真正带来利益,这是需要情怀,需要智慧的。

我有一个观察,就是说到了今天,大家不会再去讨论“我这辈子能做一个药出来就满足了”。 

国内做新药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赶上好时代,公司上市不成问题,新药上市也不是问题的时候,什么是问题?医药行业内高度同质化的激烈竞争。90年代-2005年之间是中国仿制药巨大的同质化竞争,2010年之后到现在,进入了一个在热门靶点上同质化激烈竞争的时期。 

出路在哪儿呢?很赞同大家刚才说到了“国际化”,同时积极抓住国内国内医药市场高速增长的机遇。 

医药方面的创业者大多是科学家出身,产品研究开发是我们熟悉的领域。公司上市、产品上市之后,进入市场推广和产品营销等我们不熟知的领域。如何更好地抓住中国高增长的机遇,怎么样到国际上跟真正的高手过招?肯定不能满足于做一两个Deal,这是一个充满很大挑战的过程,也是创业者和企业CEO历练提升的过程 

要成为20%的最终成功者,需要抓住国内高增长和国际化的机遇。能做到具体细分行业或者相关重要靶点新药开发的前三名,就会有机会。 

王靖:过去这两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中有一点很突出,那就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中国人做事情实在太快了。 

前两天跟几个跨国公司在中国区的负责人们在一块儿聊天的时候,他们其实非常惶恐,做每一件事情,只要让中国人推动,其速度是他人无法企及的。这个“快”得益于我们中国人的勤奋和无可比拟的集体战斗力。 

第二个核心竞争力,总结下来两个字是“中国”,因为我们在中国。中国大,人多,市场巨大,资金充沛,关键供应链还全。国外疫苗企业做mRNA的新冠疫苗,最大的原料供应商都在中国。所有的这些供应链在中国是非常全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雄厚的发展实力。 

那未来的竞争力在哪儿呢?在我们的现有基础上,我认为未来所有的核心竞争力,真的和中国现在的发展策略是一样的,就是“国际化”——怎么逐渐变成一个全球的行业领导者,当各行各业都有企业成为全球的行业领导者的时候,中国就会逐渐变成整个全世界的引领者,这是我们在做所有人的机会。 

不是说我们跟别人合作,或者我们把产品卖到国外去就是国际化。 

在这个过程中,康希诺生物也非常惶恐,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的。我们认为真正的国际化,不止能够做产品输出,还能够做工业输出、研发输出,最后到管理输出,理念和愿景的输出,拥有这些综合能力才能最终成为一个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企业

梁颕宇:给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者们一个建议。 

都凯:两个词:专注、专业。专注指我们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专业就是从治理、管理各个方面,逐渐走向国际化。

王印祥:要做你最擅长的事,大部分创业是从技术作为切入点,你自己在这个领域方面最牛的地方开始;另外,企业刚刚开始的时候,要有一个标签。 

谢良志:两个字“理性”,要理性选择创业,以及理性选择创业的方向。 

陈一友:“集中精力,单点突破”。 

潘武宾:在专注的基础上,加上执着和坚持。在这个赛道里跑,需要时间。 

王靖:“去做特别难但正确的事情,别停,一直奔跑”。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康桥资本布局SPAC:寻找制药、医疗技术和诊断领域的标的,雪湖资本为基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