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入食“智商税”背后:16年申报路和数亿研发费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6-29

 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潮汐商业评论”,作者 Andy,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近年来,国内各种消费新品牌层出不穷,比如创新美妆产品的完美日记,以及主打低糖低脂的元气森林,同时,老品牌也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升级为国潮品牌的中国李宁,以及推出0油炸健康面的今麦郎等等。

这些品牌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在质疑中诞生,在关注中摸索前进,但因为紧紧抓住消费升级和健康生活理念的风口,最终成功敲开市场的大门。

 这让「潮汐商业评论」想起正在关注的另一个有意思的新产业——玻尿酸食品,也正遇到自己的“争议期”。

自今年1月玻尿酸入食获卫健委批准后,该市场迎来小规模爆发。玻尿酸入食推动者华熙生物率先推出首个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和首款玻尿酸饮用水“水肌泉”;期间,WonderLab、汉口二厂等新锐品牌也陆续推出玻尿酸软糖、可可粉、酸奶、血橙饮等饮食产品。

 玻尿酸食品饮料加速走向消费者之际,也引发了“智商税”争议,玻尿酸入食以后有效么?食品安全性怎么保证?一瓶加了玻尿酸的水价格是普通水的三四倍,又是否合理?

玻尿酸入食“智商税”背后:16年申报路和数亿研发费

图/网络

“智商税”争议年年有,作为持续关注大消费领域的媒体,我们认为辨别是否为智商税,主要看两点:一是产品,二是企业。

那么,让我们以玻尿酸入食推动者华熙生物这家企业以及其推动玻尿酸入食的历史为切入点,看下玻尿酸食品是否物有所值?从政策批准到市场广泛认可,还需走哪些路?

 从无到有,走了16年 

在玻尿酸领域,华熙生物是拓荒者,也是引路人。20多年前,现任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偶然间认识了郭学平等一众山东生物药物研究院的科研人员。

交谈之中,郭学平不经意间说出的"一个玻尿酸分子能锁住1000个水分子",却被赵燕牢牢捕捉到其中的商机,学生物出身的赵燕认为,人的皮肤问题,主要是水油不平衡所致,那么,能锁住水分子的玻尿酸将大有用处。因此,即使彼时玻尿酸仍处于“开荒”的状态,赵燕依旧决定全身心投入这个行业,这才有了后来的华熙生物。

 从摸索玻尿酸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到实现核心技术创新和提高产业化水平,华熙生物推动国产玻尿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个故事不少人已经有所耳闻。

 华熙生物还有另一个故事,那就是推动国内玻尿酸入食从无到有,这个新赛道,华熙生物已经提前跑了16年。

 2003年,华熙生物给日本、美国等国家供应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同时,他们也注意到,因为国内缺乏相关产业,不少消费者只能费时费力地进行代购。

 有市场有需求,为什么不能自己做?更何况,玻尿酸入食与华熙生物“用技术改变生活”的初心不谋而合——为人类带来健康、美丽、快乐的生命新体验。

 2004年后,华熙生物便在国内启动玻尿酸作为食品添加的申报工作,这一申报就坚持16年,并且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

 这其中,无鲜花掌声,却遍布荆棘坎坷,每一点进展都得来不易。

首先,要解决生产难题。玻尿酸入食殊为不易,从外涂到内服,对生产工艺和技术都提出不同挑战;其次,是解决审批难题,国家关于食品原料添加的政策相当严格,要想成为食品添加原料,需要提供毒理检测,这也就意味着,要验证玻尿酸食品添加的常用量、极量、中毒量和安全范围,也耗时久远。

 自成立以来,华熙生物一直都非常重视研发,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个研究”)为核心的研发工作已持续了20多年之久。

 2011年,在现任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的带领下,华熙生物全球首创的“酶切法”诞生了,这是继郭学平实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玻尿酸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该方法可以规模化生产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包括低分子和寡聚透明质酸),极大地扩展了玻尿酸的应用场景,为包括玻尿酸食品在内的新兴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同时,华熙生物一直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国内外众多的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其中就包括口服玻尿酸的相关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在此基础上,汇合权威机构的科研结论,进一步揭开玻尿酸入食的“蒙面纱”,为玻尿酸入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背书: 

  • 大分子量的玻尿酸可以通过肠道中微生物降解成为分子量更小的寡聚玻尿酸,分子量在一万以下。这样分子量的玻尿酸,可以进一步转移到血液和淋巴中。——日本北海道大学在2020年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关于口服透明质酸向淋巴系统和血液中的转移研究 

  • 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玻尿酸)成分可以进行混合添加,而液体类的透明质酸保健产品吸收效果通常会好于其他形式的产品。——2020年沙利文报告 

  • 小分子量的玻尿酸在服用后人体吸收效果更佳。——2020年沙利文报告 

  • 大分子量的玻尿酸产品可以用于修复胃粘膜,通常其分子量在 1000kDa 左右。由于大分子量的玻尿酸成分粘稠度高,因此可以在胃壁上形成保护膜,同时因为分解速度慢所以效果发挥时间更长。——2020年沙利文报告 

  • 口服玻尿酸可增加皮肤弹性。试验者持续服用6个月之后,皮肤总弹性上升7%。——欧洲的A&G实验室对华熙生物的食品级玻尿酸原料HAPLEXPlus的研究 

  • 玻尿酸能够增加皮肤水份,且具有抗氧化功效。实验对象口服玻尿酸之后皮肤水分含量增加9%,比未服用者有明显提高。——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由玻尿酸老大华熙生物(688363.SH)生产的食品级玻尿酸原料HAPLEXPlus进行试验 

  • 2017年,华熙生物与美国哈佛医学院胃肠粘膜研究中心合作“到底在体内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代谢路径是怎么样的”,证明了口服不同分子量段的透明质酸对胃肠道的改善作用。 

  • 在眼健康方面,口服透明质酸能够缓解干眼症。2019年韩国的几个科学家进行了口服玻尿酸缓解干眼症的临床研究,将单独使用玻尿酸滴眼液以及用玻尿酸滴眼液同时口服玻尿酸进行了临床研究比较。实验发现,口服玻尿酸加滴眼液玻尿酸一起使用时使得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 在骨关节发面发挥抗炎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口服大分子的透明质酸与肠道上皮细胞的TLR4结合,然后促进白介素10以及细胞因子表达,并抑制多效生长因子表达,从而起到抗关节炎的作用。国际上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口服玻尿酸对骨关节炎患者症状及软骨代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回望历史,华熙生物在生物科技领域已深耕20余年,抛开每年的亿元研发费用不说,考虑到生物技术是个不断迭代的过程,这种迭代背后的成本投入和价值积累是无法直接衡量和比较的。就以“酶切法”为例,如果不是华熙生物自主研发,而是外购此技术,公司需要付出的成本就不是几亿的问题了,这就是内源性研发成果的价值。

 在大量的研究证明和科研进展基础上,玻尿酸入食的申报之路也逐渐走向光明。

2021年1月,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通过了由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的请求,准许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使用,这是继2008年,原国家卫生部批准透明质酸钠作为一种新资源食品用于保健食品后的又一个里程碑,玻尿酸食品终于迎来“国产时代”,像“水肌泉”这样的玻尿酸饮用水新品类,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费选择和生活体验。

从有到大,还要走哪些路?

 玻尿酸入食获批一事意义重大。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满足了他们对于透明质酸食品的消费需求。

 而在业内人士来看,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拿回玻尿酸食品的庞大消费市场,还将带动功能性食品的新增长,推动产业进步与升级。

 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的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食品级透明质酸终端产品市场预计达到约3.7亿美金,2020年至2025年期间预计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9%。该市场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约5.0亿美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玻尿酸入食从“政府批准”到“市场认可”,显然还有一段距离。

拿最典型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类比,从大众质疑到销量火爆,政策支持、媒体关注、市场检验这几个步骤,缺一不可。

 再反观玻尿酸入食,恐怕也是如此,民以食为天,吃喝的东西很重要,不能有一丝马虎,这也是政策推动谨慎,华熙生物多年申报的主要原因;而从吃饱到吃好,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升级是一个过程,认知和体验都需要用心重新建立;同时一段时期的市场竞争和市场检验也不可或缺,唯有此才能不断推动企业间争相提升产品体验,让消费者真正获益,以上哪一步都不是朝夕之事。

 那么,从卫健委批准到消费者“喜闻乐见”,玻尿酸入食还要走哪些路?

 「潮汐商业评论」看来,起码还有三个方面。 

一是大众科普,从目前沸沸扬扬的“智商税”之争就可以看出,因为技术专业壁垒和发展时间关系,普罗大众对于玻尿酸入食一事疑惑犹存,仍需要行业、企业、媒体共同努力,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精力,让更多人客观、理性地认识功能性食品的作用,让消费者消费得明明白白。这方面,有能力的大企业要多出来做相关的工作。

 二是技术研发,只有持续研究、突破技术,产品面对消费者时才能站得住脚,立得住言。据了解,华熙生物正在协同其他机构和高校共同成立研究课题,比如展开关于口服玻尿酸对干眼症和骨关节健康的改善等多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揭秘玻尿酸入食的“真相”,与此同时,基于“酶切法”继续研究不同分子量段玻尿酸对人体的影响与作用,以推出更多安全、有效、体验好的口服玻尿酸产品。

 三是行业标准,需要规范化行业标准的不仅是玻尿酸食品,甚至是整个功能性食品。目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表示,华熙生物正在联合他们共同推动行业规范标准的建立,以此来保障以玻尿酸为代表的生物活性物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安全有效应用。

综上不难发现,只是抱着一时“脑热”,或者心怀其他目的的入局者,恐难承受技术创新突破和前期市场教育的巨额投入。最后能推动市场成长发展的,只会是那些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并做好长期投入和长远布局的企业,而给这些长跑者戴上“收割智商税”的帽子,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在创新创业盛行的当下,新事物的发展总是前景光明、道路曲折。在笔者看来,市场对于玻尿酸入食一事争议的意义,不在于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希望真理越辩越明晰。不管是媒体还是用户,争议说明关注,能倒逼行业升级、标准透明。如果玻尿酸食品行业能健康、规范地发展,对于消费者和企业而言,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在这之前,创新值得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

 但同时,我们虽欢迎质疑,却也想说谈爱恨之前要先了解。而作为打头阵的企业,也要耐得住寂寞,走一段扎实的拓荒路。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提到公司要“志存高远并脚踏实地”。如今看来,这正是对华熙生物16年推动玻尿酸入食之路的真实写照。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为什么“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准的错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