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涨跌小妙招:仓位管理的学问知多少?买基金不赚钱?原来是投资姿势不对!

基金投资知识 | 发布于2021-10-23

应对涨跌小妙招:仓位管理的学问知多少?

  “轻仓踏空”、“满仓套牢”,平时我们经常听到此类说法,也都知道这里的“仓”代表着投资“仓位”。其实,这一个简单的词汇里也是奥妙多多,本期文章我们不妨来一起唠叨唠叨仓位的管理学问。

  仓位是什么?

  仓位,可以简单理解为实际投资金额与拟用投资资金的比例。

  举个例子,小明打算拿出10万的闲置资金进行基金投资。月初,小明在观望中,未曾持有任何基金,则此时他的仓位为0,也称“空仓”。月中某一天,小明看准机会买入5万基金,则此时其仓位变为五成(5/10=0.5),或称“半仓”;月末,小明手上的10万资金全都买了基金,那此刻他的基金仓位就是十成,也就是俗称的“满仓”。

  此外,“轻仓”一般是指仓位在三成以下,而七成以上的仓位又可以统称为“重仓”。

应对涨跌小妙招:仓位管理的学问知多少?买基金不赚钱?原来是投资姿势不对!

  在基金投资中,仓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者的情绪。重仓的人担心行情不来,轻仓的人担心行情突如其来,不同的仓位水平往往对应着完全不同的心情。

  仓位管理因人而异,如果在投资中运用得当,将有助于大大提高我们的投资体验,毕竟“空仓踏空”和“满仓套牢”说起来就自带着一股浓浓的哀伤。

  那么,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投资仓位呢?

  仓位需建立在风险承受能力之上

  对每位投资者而言,最佳的仓位其实就是最令自己舒服的仓位。在这个仓位下,无论是涨是跌,我们都能吃好饭、睡好觉。

  同样的仓位,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资者,持有的体验和操作方式可能均存在较大差异。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更愿意求稳,其投资策略一般都趋近保守,以便为自己预留较足的安全垫,因此基金投资仓位尤其是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建议不要过重,以免一有波动就容易焦虑不安。

  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短期能承受得住更大亏损,故一般适用于相对激进的投资策略,对他们而言,有时踏空和套牢可能一样难受。因此保持必要的仓位是可行的。

  其次,仓位的管理并非一成不变,有时需要根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

  1、很多时候空仓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经常保持空仓,似乎没有较高的“性价比”。只考虑偏股型基金的话,保守投资者保持20%以上的仓位,而激进投资者控制在五成仓以上是相对合理的。持有合适的底仓,上涨不完全错过,下跌也有应对之策,攻守兼备。

  2、机会来临时要敢于加仓

  “逢低加仓”道理都懂,但真正当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内,敢于克服恐惧逆势加仓的投资者却屈指可数。底部点位难以预测,精准“抄底”的概率是较低的。但当市场进入高性价比区域时别犹豫不决,即使短期市场可能还会继续下行,若一味抱着“等再跌一跌便进场”的心理,机会往往就就在犹豫中错过。

应对涨跌小妙招:仓位管理的学问知多少?买基金不赚钱?原来是投资姿势不对!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10.1.1-2021.9.29

  其实,贪婪不仅仅是体现在跟风追高以搏“鱼尾行情”,更深层次的贪婪在于市场跌到了预期位置时还想竭力逃避可能的“最后一跌”,期望实现更精准抄底,往往容易得不偿失。

  3、过山车式重仓不可取

  没有恒强的市场,也没有恒强的板块。A股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长期重仓某个行业并非明智的选择,反而容易让持仓收益如过山车一般。市场风格轮动,当某个板块出现拥挤和狂热时,可能也就到了逐步离场的时候。做好仓位管理,不仅仅是基金资产的仓位控制,也要合理调整好基金组合中的行业仓位配比。毕竟在A股的板块中难有“常胜将军”。

应对涨跌小妙招:仓位管理的学问知多少?买基金不赚钱?原来是投资姿势不对!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20.7.1-2021.9.29

  4、慎重满仓,留有余地

  满仓意味着弹药已打光,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对于保守的投资者而言,满仓难以作为一种合理仓位,哪怕对于大部分激进投资者来说,满仓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这种被动式的锁仓极考验投资者的心态。

  当然,换个角度考虑,如果在合适的位置买入并用长期的眼光看待基金投资,那满仓并非不可取。安心锁仓,告别天天盯盘的短线“坏”习惯,反而说不定会有惊喜。只是绝大多数满仓的投资者更看重短期回报,往往做不到如此云淡风轻,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由于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不同,仓位的管理也因人而异。但无论如何,先做好仓位管理(在合适的时机选择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仓位),再去建立基金投资组合,同时遵守一定的投资纪律,那我们的投资过程想必会轻松有趣很多。

买基金不赚钱?原来是投资姿势不对!

  无论是股民,还是基民,大家都希望能短时间内快速赚钱。事实却是,能快速赚到钱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欲速则不达”。

  而赚钱的理由大多相似,不赚钱的基民却各有各的错误,今天就从买基金前、买入时、买入后全方位无死角的给大家拆解下买基金的错误姿势。

  买入前

  错误姿势:依据短期业绩表现做决策

  很多人选基金的时候,喜欢找“爆款基金”,或是找市场“热门行业基金”,看上去红红的大字眼,过往收益特别好!

  但多数行业大都存在周期波动的特征,这意味着即便过去一段时间表现很好,但未来也存在随时调整的风险;当然,也存在过去一段时间表现不好,后市否极泰来的可能。

  正确姿势:风险衡量,理性投资

  热销基金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历史业绩特别突出。长期优秀并不难,但是任何时期的突出都是很困难的!除了基金经理的主观努力外,必须要加上客观的“风口”和“运气”才能助力上榜,而这两个推手是会回归的,“风口”和“运气”不可能永远站在一个地方,都是流动的。

  所以不建议把“大家都在买”作为自己的购买参考项,还是应该从自身的风险偏好、真实的投资需求和投资目标出发,综合考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错误姿势:海王式养基

  对于“分散投资”,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解释,就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于是很多人为了分散风险,买了很多只基金。思路是对的,但姿势不一定对。

  错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过度分散,另一个是错误分散。

  晨星做过一项调查并显示,若持有4只随机选择的股票型基金,组合波动率会显著的下降;当数量超过10只时,组合的波动幅度没有随着数量的增加出现明显的下降。因为数量增加,很容易买入主题、风格、投向相似的同质化基金。

  正确姿势:正确合理的资产配置

  一般来说,在一份“完美”的资产配置方案中,有两类资产必不可少,一类是防守类资产,另一类自然就是进攻类资产了。

  正如字面所言,防守类资产最大特点就是“稳”,对应到具体类型的基金上,就是诸如货币基金、纯债基金等波动小、收益稳定的品种。

  而进攻类资产,则当仁不让要属权益类基金了,此类基金股票持仓都较高,一旦股市向上,就会获得较大的收益。

  至于具体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核心+卫星的策略。“核心”部分的配置应该占投资总额的70%-80%,最低也要在50%以上。这部分用来追求我们最终投资目标得以实现的部分。它应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可靠的,是由那些我们最为熟悉的投资标的所组成的部分。可以是债基以及一些风格稳健,波动较小的股票类基金。

  “卫星”部分也就是剩余的20%-30%的非核心部分。这部分资产我们可以在风险整体可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在市场中的“探索精神”,尝试一些新的投资品种和标的。比如QDII基金和高波动的股票基金。

  买入时

  错误姿势:一把梭哈

  有投资者会想,既然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基金择时长期来看也没那么重要,那我找到自己认可的基金经理,选一只好基金然后满仓梭哈。

  这样做的一个错误在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即使是优秀的基金,重仓某一个或几个热点行业,坐上了风口,业绩自然一起往上飞,一旦市场风格轮换,基金的回撤也会很大。

  另外,如果在熊市底部区域满仓押上,那是最令人开心的,可以吃到比较丰厚的回报。但是即使是巴菲特亲自来,也无法给你找出未来的熊市最低点在哪里。因此,我们在买入基金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身处的位置到底是山底、山腰还是山峰。所以,比较保险的做法就是不要一把梭。

  正确姿势:底仓+定投

  仓位过低,市场机会来临时很难获得较大收益;而仓位过高,又可能难以承受市场的剧烈波动。那么建仓时,究竟该如何分配资金呢?

  其实,对大部分新手基民来说,采取“底仓+定投”的方式入场,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通常,一次性买入比例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大多在30%~50%之间。如果偏向稳健,可以选择30%,而风格比较激进,对未来市场有信心,底仓比例就可以调到40%、甚至50%。

  建好底仓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定投”操作了。

  要知道,在底仓部分上增加定投的好处在于,当市场上涨时,底仓和定投的部分都能有不错的收益;而当市场下跌时,定投部分又可以降低风险,摊低平均持仓成本、积攒便宜筹码。

  错误姿势:怕回调又怕踏空

  与一把梭哈的孤勇相对,还有一类投资者,前怕狼后怕虎,上车担心回调,空仓又恐踏空,始终犹犹豫豫,结果就是错失了很多好的投资机会。其实,在震荡市中把握节奏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与其猜测短期涨跌,不如掌握好的投资技巧。

  正确姿势:恒定市值建仓法

  什么是“市值恒定建仓法”?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手中的基金每隔一定时间周期,都能保持一个恒定市值的增长。比如说,张三持有的基金A每个月持仓都增加1万元,就属于“市值恒定建仓法”。“市值恒定建仓法”属于一种定期不定额的建仓法。

  具体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把准备买基金的钱平均分成多份。

  比如说张三手上有10万元资金,于是把10万元拆成10份,每份1万元。

  第二步,确定投入节奏。

  一般是按月投入,以之前分成的1万元作为基数,第一个月买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先投入1万;

  第二个月准备投入的时候,张三发现自己第一个月投入的1万基金跌到了0.9万,为了满足2个月必须投入2万(1万*2)的目标市值,于是第二期投入的金额是1.1万;

  等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发现前两个月投入的基金资产涨到了2.4万元,为了满足3个月必须投入3万(1万*3)的目标市值,这时投入的金额是0.6万;

  第四个月再次准备投入的时候,发现自己前三个月投入的基金资产已经涨到了4.3万元,为了满足4万的目标市值,这时则要卖出0.3万;

  后面月份以此类推就可以了,直到把这10万元全部买完。

  买入后

  错误姿势:低位恐慌卖出、低位停止定投

  根据数据显示在2008年、2015年3季度、2016年1季度的几次A股大幅下跌的过程中,股混基金都被净赎回,而且在市场阶段性底部区域,基民在恐慌情绪下,赎回基金的份额数也达到高点。

  另外平时坚持定投的基民,在行情艰难的时候也会心生绝望,而停止定投。

  正确姿势:低位继续坚持定投

  在低位买入,可有效拉低持仓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定投相对于一次性投资有分散风险的作用,所以不需要过分关注定投的起始点位,震荡行情时间越长,拾获的便宜筹码越多,定投单位份额成本更平均。

  “二八效应”在资本市场当中也是有迹可循,基金投资中可能80%的收益来自于20%的时间,市场的波动是常态,学会科学的心态和投资技巧尤为重要,在螺旋上升的过程里向下调整是常态,对于定投来说亦是如此。

  在市场回调阶段不要因为看不到收益或者在收益为负时放弃定投,否则等到牛市真正再归来之时,我们却只能无奈错过反弹机会。

  错误姿势:频繁买卖,成本不低

  大家都知道,在申购、赎回股混基金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如果多次申赎的话,就会增加自己养基的成本。

  比如每1个月买卖1次基金的话,假设买卖1次的总费率是0.5%,那么1年下来,费率成本接近6%;如果买卖1次的总费率算作1%,1年下来费率成本已经超过10%!

  即使有费率优惠,如果买卖次数较多的话,增加的养基费用也不是笔小数目。

  正确姿势:制定合理长期投资策略 根据行情灵活调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像一开始说的,很多投资者不是不知道长期投资的好,也不是没遇到过长期投资业绩出色的基金经理,但就是败在拿不住。

  有一组数据显示,单只基金持有时间1-3年的盈利概率在76%以上,而持有时间少于3个月的盈利概率仅有46%;且持有时间拉长,获得高收益的概率上升。所以普通人想炼成长期主义的投资者,还需要自己设限“入坑”,管住频繁交易的手。

  但想要投资效益最大化,不是放着不动,而是要制定合理的长期投资策略,根据后续市场情况调整仓位,比如市场估值过高、泡沫化,降低仓位;市场估值回归合理,提升仓位。

  不管怎样,购买基金后,小心陷入长期投资的误区,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基金组合。可以适度的以季度为中期,月度为短期的基金策略调整。

  没有永远的策略,只有根据市场及时调整,敬畏市场。以长期持有的心态进行投资,在适当的情况下落袋为安。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基金的买家秀和卖家秀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基金规模是“大而强”还是“小而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