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提主力行踪?主力的行踪从哪些方面去寻找?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1-02

如何掌提主力行踪

兵书上说∶兵不厌诈。主力为了赚钱,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欺骗对方,把赢利留给自已,把风险转移给他人。因此,主力为了达到自已的目的,声东击西,神出鬼没,使散户很难掌握其行踪。但是,主力的行踪再诡秘,仍然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

根据沪深股市实际操作经验,主力的行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

1.从盘面细微变化中摸清主力操作思路

主力的操作思路必然会通过盘面反映出来,我们要摸清主力的作战意图就要密切注意盘面的变化。要仔细想一想∶现在的大盘处于什么位置,如果我是主力,现在会怎么样?假如要发动行情会从何处入手?这里千万不要以股评人士的讲话为准,也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来推断主力的操作思路。一切都要以盘面变化为依据。这里以沪市 1997年春节之后主力发动一轮多头行情为例,来说明主力与众不同的操作思想。

1997 年1月份以来,大部分市场人士对后市看空,沪市股指每上一个台阶都有"空头"在预言调整就要开始,然而股指还是缓步向上。按理说高位做空应是回避投资风险的安全之策,但是这盘面的异常变化引起了一部分先知先觉者的关注,他们经过仔细分析终于摸清了主力"看空不做空,淡化大盘指数、重视个股潜质"的操作思路。主力看空的目的是在放烟幕弹,麻痹散户。

因为主力心中明白∶只有让大众看淡后市,他们才能吃到足够的筹码。事实上主力在沪市的建仓行为早在沪深股市 12 月份一轮暴跌之后,就已经悄悄开始,从 871 点起步,在春节前走得极具耐心,且成交量一直不予放大,让一般投资者感觉到这是种散淡的行情而已,而到春节之后,经过宽幅震荡,市场主力开始亮相。而当人们发觉主力动向之时,这部分大资金已捞到了不少低价位的筹码。

主力淡化大盘指数、重视个股潜质,是为了掩护其作战意图。

从以往经验看,主力要向上发动行情,势必要启动大盘股。但主力这次为了掩人耳目,有意放弃大盘股,使人们错以为主力仍在场外观望。1997年春节过后三个交易周,大盘股一直鲜有动作,上海石化、仪征化纤等大盘股走势一直相当谨慎,主力有意淡化大盘指数股对市场格局的影响,转而去寻找那些对大盘指数影响较小的潜质股,东大阿派、天津磁卡、浦东大众等以其高成长性被主力首先相中。上述个股在前一阶段的表现并不引人注目,因此主力在这类潜质股建仓就不易为人所知。

这为主力日后发动行情作好了准备。第二类潜质股是主力借题发挥的资产重组题材股,这类个股以本地绩劣股为主,真空电子与广电股份率先成为该类股的样本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这一重要题材被市场主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牛年沪市主力挖掘的一大题材。主力也明白,这类潜质股从短期来看,投机价值甚于投资价值,炒作这类股票只能偶尔为之。而市场最关心的还是线优股有无出色的表现。企业的业绩是股市的永恒题材,于是主力将重兵驻扎在绩优股上,并树立了四川长虹这面帅旗。

春节后公布的四川长虹的杰出年报也为主力树立这面大旗作了舆论准备。主力拉抬四川长虹旗开得胜,市场开始在四川长虹的影响下,一批老牌绩优股如青岛海尔、江苏春兰等连创新高,其强劲走势让人刮目相看。直到此时,许多人才看清主力作战意图。主力以东大阿派、天津磁卡之类的连续涨停充当前锋,以上海广电、电真空等本地低价股为主要品种的资产重组概念股为中锋,以四川长虹为首的老牌绩优股作后卫。这主次分明的三支队伍分头挺进,终于激活了市场人气,演出了一场颇为壮观的春季行情。而主力投入资金最多的长虹、东大阿派、天津磁卡就成为这轮行情中最大的黑马。

在主力发动的春季行情中,能从盘面细微变化中洞察主力操作思路的投资者都成了大赢家,而对主力操作思路一无所知者,自然也无从知晓主力动向,或是踏空,或是赚了指数未见赢利。

我们曾调查了1997年春季中一部分做多的投资者,发现真正能摸清主力操作思路的不足 15%大部分是赚了指数而未赚钱,有的还赔了钱。例如,有一位投资者,在今年投资时,把大部分资金押在有 H股的股票上,他当时考虑的是∶其一,1997年是香港回归年,深圳有 97 概念股,而上海与 97 回归有直接关系的非 H股莫属;其二,石化、仪征这些大盘股一直是主力十分关注的指标,大盘指数股更与主力结下不解之缘;其三,这些大盘股主力进出容易,股价又较低,上升空间较大,主力要发动行情势必首先要拉抬 H股。

事后证明他这些想法仅是个人的一厢情愿,与主力 1997年春季操作思路南棘北辙。(顺便说一句,主力1997年厦季操作思路又来了个180 度大转弯,拉拍低价 H股,淡化高价绩优股,真有点神出鬼没的味道。)他没有想到主力正是撤开了像他这样按传统思路进行投资决策的投资者,另辟膜径发动了一场罕见的 1997 年春季行情,使他的如意算盘落空。这位投资者在 1000点花了 5 万元买H股,到 1400点出场,非但一分没赚,还倒赔了一笔手续费(幸亏他跑得快,不然大势下沉,股指跌到原处,这些 H股已跌得面目全非了)。事后,他深有感触的说∶"看清大势还不能赚钱,只有看清大势又能随主力思路顺势而为才能赚到钱。"

2.从管理层的意图了解主力的动向

主力的行动再诡秘,但有一条是不变的,小主力要听大主力的话,大主力呢,又要听管理层的话,大主力操作手法稳重,一般由于与政府关系密切,对经济的宏观面及产业政策的研究有优势,在看好政治面、经济面时才会大量买入建仓。

在经济不景气、政治面不稳时即大量卖出。一般每年买卖不过几次,而且以投资持股为主。有时会受命于政府出来托市或抄底,大主力最能贯彻管理层的意图。因而散户如果理解管理层的意图也就抓住了机构的行踪。

譬如 1997年5月《瞭望》杂志发表文章,谈到了1997年的股市应该是"稳中有涨,涨幅有限,沪深联动,以绩优带动结构调整"。随即大主力就在四川长虹、青岛海尔、深科技深康佳等这些绩优股上投入了重兵,1997年夏季股市的前期一轮大调整,这些绩优股不跌反涨,成为大主力赢利的主要品种。主力在绩优股上赚足了

钱后,又悄悄撒退,1997 年夏季股市后期一轮调整,绩优股率先领跌,这时大主力摸清了国企改革将是今后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伴随着国企解困、深化改革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市场部分主力终于感到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操作概念已呼之欲出。

借着朱镕基副总理在辽宁视察国企的讲话,乘着十五大就要召开的难得契机,沪市操盘主力中的先锋力量终于下决心,在国企股范围内打一场有限的突击战,又将重兵投入前期惨跌的H股上,等人们发觉 H股节节攀高时,这些 H股普遍已有了30%-70%升幅。而与此同时,崇尚绩优,保持理性的投资者,却尝到了指数涨,手中的高价绩优股不涨反跌的苦涩滋味。从本质上说,1997 年8、9 月份的沪深股市行情,与业绩无关,是典型的题材行情。一时题材胜过业绩,个股业绩再好,没有题材支持就无人过问,再差的业绩只要有题材支持,股价照涨不误。

这里自然有过多的投机因素在作祟,但现在回顾起来,也不得不承认主力是在了解管理层意图,摸清市场多空力量之后作出了一个荚明的选择。因为沪深股市从6100 点、1510点跌至4000 点、1066 点,跌幅已达 30%如再继续下跌,股市走熊,新股发不出,将对我国政券市场发展极为不利,也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改革,因此管理层希望般市在挤去过度投机的泡沫之后,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氛围。而前期主力在高价绩优股赚足钱全身而退之后,自然不会再选高价绩优股作为行情突破口,而是选择了跌无可跌,有资产重组题材的 H股。

尽管 H 股总体业绩不佳,市盈率偏高,但国企改革是经济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是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的重要议题。主力炒作 H股,既能与政府的深化国企改革的决策不谋而合,不会受到管理层的干涉,又能在仪征化纤资产重组亮相后,会使广大投资者相信资产重组、集团化改造必将为困境中的上市公司带来曙光,造成较好心理预期,吸引市场跟风。后来的事实证明,主力在1997年8月、9月炒作H股等有资产重组的低价股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而那些能从管理层的意图及时对主力动向作出正确判断,顺势而为的投资者,就成了这轮行情中的赢家。

3.从技术形态变化上寻找主力踪迹

主力的长处是∶大资金、大智慧、信息网、关系网、有计划、有策略、有计谋。总之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也有不可避免的短处——"船大难调头",一旦起锚扬帆,就得老老实实地走下去,其足迹,也就实实在在地记录在以量和价为基础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形态上。

例如,1996年4月上旬深市的连续10根小阳和1997年1 月末 2月初连续8根小阳,曾引起了一些敏感的投资者的关注。

当初他们经过分析认为股市在低位出现这种现象,并非是市场上说的主力在拉高出货,而是主力在进行战略性的建仓,正是他们从技术形态变化上破译了主力的行踪,使他们在1996年和 1997年两次紧跟主力,做足了一段行情,成为股市中为数不多的大赢家。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飞狐黄金底指标公式,飞狐快慢趋势指标公式

热门推荐